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采桑女
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②,官家二月收蚕丝。
【注】①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②里胥:里中小官吏。
小题1:“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两句描摹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采桑女为何“手挽长条泪如雨”?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春风吹拂,幼蚕初生,细小如蚁;桑芽萌生,嫩绿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写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 。“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点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小题2:
试题分析: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作《宝剑篇》,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后因此篇得到武则天赏识,终于实现匡国之志。②新丰酒:唐代初期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舍,受到店主人的冷遇,于是取酒独酌。后来得到唐太宗赏识,拔居高位。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颔联中“仍”“自”二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表达了诗人羁泊异乡时因目接凄风苦雨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首诗通过自然的风雨,写人世的风雨,抒发了壮志难酬、一生零落的凄苦。然而,虽是自伤身世,字里行间依然透出一股郁勃不平之气。首尾两联,借用郭震和马周的典故,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渴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上句实中有虚,以风雨中飘零遍地的黄叶象征着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际与下句实写青楼管弦形成鲜明的对比。诗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素萏:白荷花。流萍:水面的浮萍。
1.这里的“浣溪沙”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江南水乡少女荷塘泛舟的美好场面。
B.第二句写浓妆少女因嫉妒美丽的荷花而与之斗艳。
C.第三句写少女脸庞与晚霞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
D.第四句写少女因怜惜清香美丽的荷花而停止划桨。
3.请结合具体词语,对作品的结尾两句所描写的意境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牌名
2.B
3.“戏窥鬓影拨流萍”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注】。
【注】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侯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观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小题1:结合全诗,赏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特点。(3分)
小题2: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试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独处云里溪桥,寂寞幽独,孤芳自赏,傲然独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意象的题目,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释,“独”“匀妆”“风味”“似妇人”,表现出“寂寞幽独,孤芳自赏,傲然独立”“姣美风韵,别具风味”“不恋红尘,丈夫襟怀,高蹈自守”的品质。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修辞、用典和衬托。答题时要答出效果并结合诗句进行解释。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小题1: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3分)
小题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
本题解析:
小题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三至四种景物的,给1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2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1: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2分,每答对两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