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来往
B.吾始困时穷,缺乏财物
C.一匡天下统一
D.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骗,此指占便宜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鲍叔知其贤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②鲍叔遂进管仲?③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④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⑤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⑥多鲍叔能知人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是因为鲍叔牙不屑于和他计较。
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多赚少总要多占一些,他三次参战三次当了逃兵,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管仲虽然有才却无德。
C.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自己反而在管仲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绩,而鲍叔牙只是管仲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助推器罢了,最后他也因管仲的恩惠荫蔽后人十几代。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16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2)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贾谊作品),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且勇者不必死节????死:?????????????(2)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表:???????
(3)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怪:?????????????(4)同生死,轻去就??????????同:???????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4分)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而:?????????????????????????????????
(2)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而:????????????????????????????????
(3)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于:?????????????????????????????????
(4)圣人不凝滞于物???????????于:????????????????????????????????
小题3: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3分)
小题4:(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2分)
(2)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举孝廉,修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复署功曹。时胶东多贼寇,复令修守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修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病卒官。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游学南阳,止张奉舍 止:住宿
B.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径:一直
C.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少:同“稍”,稍微
D.因解其缚,使诣太祖诣:拜见
小题2: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王修“为人仗义”的一项是(???)(3分)
①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 ??????????②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③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④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
⑤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七岁时丧母。因为母亲死于社日这一天,所以第二年邻里在社日这一天祭祀土地神时,王修触景生情,极为哀痛,请邻里停止了社日活动。
B.王修被孔融召为主簿,任高密县令。贼人进入当地豪侠孙氏家躲藏,差役没法捕捉。王修率领差役和百姓包围了孙家,迫使其交出了作案之人。
C.王修曾被袁谭征召为治中从事,多次受别驾刘献诽谤诬陷。后来刘献因做错事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使刘献得以免于一死。
D.王修为官清廉,他在袁谭处任职时,袁谭手下有权势的人大多都积聚财物。可在太祖攻破袁谭后,却见王修家粮谷不满十斛,仅有书籍几百卷。
小题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
⑵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
4、阅读题 请将《报任安书》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小题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小题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都阳太首,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后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初,高宗居乡里,先娶吴兴钱氏女,及即位,拜为贵妃,甚有宠,后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而己御其次焉。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事在叔陵传。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是之时,新失淮南之地,隋师临江,又国遭大丧,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陈亡入长安。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葬洛阳之邙山。
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选自《陈书》卷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重名于梁代重:显贵
B.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尚:仰攀婚姻,娶
C.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依:依附,投奔
D.而己御其次焉御:用,使用
小题2:以下六个材料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柳皇后干练的一组是???????(???)
①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②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
③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
④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
⑤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
⑥未尝以宗族为请,虽依食无所分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小题3:以下对原文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皇后一生很不幸,九岁丧父,逃难而寄人篱下,饱尝了人世艰辛,却培养了坚强的秉性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B.柳皇后美丽能干,却不被昏庸腐朽的陈高宗宠幸,让她屈居于钱贵妃之下,这也练就了她的韧性。
C.柳皇后是历史上少见的女政治家,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她能非常圆满、得体的处理一系列大事,表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D.柳皇后受后人敬仰,还因她有高尚的人格,她尊重丈夫的儿子,还政于病愈的儿子,更不为自己的宗族谋利。
小题4:把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打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6分)
译文:
(2)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4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