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三)
2017-01-19 05:18: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10分)
许多成语和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例如“强人所难”相当于“赶鸭子上架”,“臭味相投”与“一个鼻孔出气”意思差不多,“自相矛盾”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下面给出一些成语或俗语,请你写出意思差不多的另一个俗语或成语。(任选3个作答。)(3分)
(1)直言不讳???????????????????????(2)得过且过????????????????????????
(3)咎由自取???????????????????????(4) 关公面前耍大刀?????????????????
(5) 鸡蛋里挑骨头??????????????????(6) 鸡蛋碰石头??????????????????????



2、语言运用题  【题文】将下面的三个短句整合成一个单句,主要信息不得遗漏。(4分)
① 汉语中某些抽象的普通词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② 它们一旦置身于既定的语境中可以引发许多具体的联想内容,
③ 从而产生原先所没有的意义。
答:                                                                                 
                                                                  



3、单选题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
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
B.因小事发生争执,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平心静气地解决,根本没必要对簿公堂。
C.当初读该剧剧本时,有一种阅读武侠小说的快感,但这种快感并非来自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而是被情节和节奏紧紧攫取得“口干舌燥”。
D.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某个事件的推动者,善与恶,谣言与真相,有时候就在你动动手指之间。“篮球奶奶”的传奇,其实是每个网友共同缔造的。
B.在亵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只在心中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中国航母的入役体现了中国国防和外交战略正在试图对外部变化作出反映,特别是震慑对中国日益咄咄逼人的亚太邻居们。
D.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会做各种灯,特别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的纺织娘,可谓是惟妙惟肖
B.广州恒大申办世俱杯并非心血来潮,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今年年初恒大就希望申办世俱杯,并承诺将承担赛事的保底费用。
C.省疾控中心公布了一条惊世骇俗的监测结果,2012年恶性肿瘤为山东省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其中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因之首。
D.西藏文化周10月23日在德国柏林拉开帷幕,演员们用甜美的歌喉和奔放的舞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浓郁的藏族风情,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