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五)
2017-01-19 05:18: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牲畜林》的确是一篇优秀小说,我读着读者,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所吸引,不禁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B.海明威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一生都在历险,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只能望其项背
C.她像一头无言的牲畜,怀着无可名状的恐惧心理,紧紧尾随着父母。
D.我们班有许多同学的作文常常是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即使是有标点的,往往也是极不规范,令老师颇为头疼。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曾经火爆一时的北京二手房市场在新年遭遇寒冬。记者昨天从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了解到,元旦后第一周,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较上月同期相比,同比下降了八成。
B.武王伐纣前天下号称八百诸侯,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的部落联盟,如姬发在《尚书·牧誓》里着重提到的那几支盟军——庸、蜀、羌、髳、微、卢、彭、濮。
C.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认为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D.市民平时生小病时,早已习惯了直接到药店购买一些OTC类药品来缓解症状,但其中也存在很多市民买药时不知如何选择。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一般情况是,鸟儿如果想在如今的城市里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嗓门,以免自己的声音不被噪声淹没。
C.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大陆的大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D.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读有所得,写有所得。



5、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B.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郭沫若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刘白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在其近70年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多万字,有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字。主要作品有《红玛瑙集》、《第二个太阳》等。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