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八)
2017-01-19 05:28: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参考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小题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5分)
????????????????????????????????????????????????????????????????????????
????????????????????????????????????????????????????????????????????????
小题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6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了对比手法(2分),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关键:1、在短笛前加主语“我”,2、注解一即是暗示,3、“诸将”“独倚楼”等都可以引导读者。2、有据注释一说(1)表现黄庭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这是脱离诗歌的分 析。A、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得分。 B、第一题的情感方面:凡是答了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的给 1 分,但答了壮志未酬、 思乡、年华易逝的不给分。
小题2:
试题分析: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给两分: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复杂”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小题1:首联和颔联写了秋莲哪些特征?请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茎干高耸,香气清淡,荷叶枯萎,荷花凋谢。[3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筛选诗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瘦影”、“淡香”“翠减红销”等词语表现了秋莲的特征。
小题2:
试题分析:分析作者的感情,需要筛选那些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莫放扁舟”一词表明作者虽然年老,但仍要愿意有所作为的心态。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②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③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④。   【注释】①墟落:村庄??②穷巷:深巷??③雉雊(gòu):雏鸡鸣叫。④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①晚泊渔浦②
宋·潘阆
久客见华发,孤櫂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③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   【注释】①钱塘:今杭州。②渔浦:钱塘江东岸的知名度口?③龙山:钱塘江西岸
(1) 两首诗都着力表现一个“归”字,但“归”的内涵却各有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王诗以“牛羊”、“?雉”、“蚕”为意向,潘诗以“雁”为意象,意象有别,其中蕴涵的意味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王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核心是一个“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萧萧梧叶飘落,本不会有声响,飒飒秋风送爽,本是时令使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