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19日上午,军方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进入示威者大本营,向示威者发射催泪瓦斯及开枪,还出动至少2架直升机协助驱散行动。
B.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医院以213元售给患者,利润接近1300%左右。央视最近报道的新闻引来众多关注,而业内人士却表示这在医药界很正常。
C.5月9日,赵作海在蹲了11年大狱后,法院宣布他无罪释放。这一人间悲喜剧被称作“迟到的公正”,这“迟到的公正”拷问着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D.18日上午,素有“月光宝盒”之称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张营业。其奇特的造型和丰富的馆藏,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市民冒着烈日来尝“头啖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大小概念并列不妥,不保逻辑。B.“接近”与“左右”前后矛盾,不合逻辑。C.“拷问”与“问题”动宾搭配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还要出名。”
材料二:据报载,一学生在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女人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每小题回答不超过40字)
(1)面对虐待母亲不以为耻的女人,你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深感受伤的学生,你对他说:
参考答案:【答案】(1)要说明女人的这种出名是恶俗的,是一种耻辱,与李
本题解析:【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基本功,要想在舞台上光彩照人、表演自如,非经过临场的无数应变和刻苦用功不可。
B、深圳大运会中,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在田径、跳水、球类、击剑、足球等项比赛中尽展风彩。
C、高考除了检验知识的积累,也是对心态的检验,成绩的优劣与良好的心态密切关联。
D、近来,网络传媒的可信度遭遇冲击:“百度排名”首当其冲,受到众多商家的质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要辞职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不胫而走,大家不禁对此议论纷纷。
B.园丁康居工程这一好消息传出之后,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C.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D.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褒贬误用、望文生义、对象误用的角度考查成语的运用。B项,“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此处是褒贬误用。C项“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处是望文生义。D项“古稀之年”指七十岁,此处是对象用错。
点评:对于成语或熟语题型,考查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