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5:34: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写汉字。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挑jiǎn_____?
jiǎn______拾
jiā______锁
jiā______裟        
雪jiā_____??????????
guǐ____秘
下guì______        
wéi______杆


参考答案:拣/捡;枷/袈/茄;诡/跪/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项目
学生
市民

A
19.08%
11.90%

B
68.78%
59.52%

C
5.20%
5.95%

D
6.94%
22.62%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项目
学生
市民

A
20.23%
22.62%

B
9.83%
15.48%

C
3.67%
13.10%

D
65.32%
58.33%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
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①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②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
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③   


参考答案:【答案】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图表一调查的是学生市民希望开设礼仪课的情况;图表二调查的是学生市民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谁的情况。①空缺处上文是“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表明此处应从图表一得出结论,结合图表一中的数据,学生选C、D的比例一共只占12.14%,而市民选C、D的比例一共只占28.57%,可总结出,市民和学生大多数是希望开设礼仪课的。②空缺处上文有“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的字样,可知,此处应由图表二得出答案,结合图表二中的数据,无论是市民还是学生选D项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5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于。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
小题1: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
小题2: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孔孟主张对君臣双方应都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以推断出共同的主张。
小题1:此题是在评价孔孟的主张,注意题干中的“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游(shuì)堂(nòng)谷(yáng)身不恤(y?n)
B.山(ē)浸(zì)血(dié)长歌哭(dàng)
C.桀(ào)参(shèng) 力(lù)挥斥方 (qiú)
D.视(w?)心(f?)团(jī)颓篱墙 (p?)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普通话读音,题中部分词语出自文言课文,但仍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处理。此题选出读音有误的一项,即读音正确的有三项,我们只要找出错误读音选项就得到答案。A.堂lòng。这是一个多音字。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与会各方一致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并           恢复关于此问题的六方会谈。
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       沙漠的绿化带沿着公路种植起来。
③在这里,托尔斯泰         度过了60年,他那浩瀚的作品,和这座庄园息息相关。

A.敦促 抵御 前后
B.督促 抵御 相继

C.敦促 防御 相继
D.督促 防御 前后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敦促,催促;督促,监察催促。抵御,抵挡;防御,抗击进攻。前后,从开始到末了;相继,一个接着一个。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