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这则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5分)
【中新网12月16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副校长李旺载15日表示,已经确认该国干细胞研究先驱——黄禹锡领导的研究组公布的所谓成功培养出的胚胎干细胞事实上不存在。李旺载说:“已得到黄教授研究组方面的证实,胚胎干细胞不存在。”他称15日是韩国科学界的“国耻日”。
黄禹锡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韩国评选的首位“最高科学家”。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但这位“民族英雄”先是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紧接着又被指控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被本民族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因此,当这个科学家倒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惊呆了。
(1)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论点:(1)科学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本题解析:3分,指导此题思路:谁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会概括材料,少一点扣一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的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B.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C.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受用不尽。
④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A 法治 限制 终生 激励 B 法治 制约 终生 激励
C 法制 限制 终身 激发 D 法制 制约 终身 激发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四组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能力。“法制”,法律制度。根据句意,①应填“法制”。“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那么,前者就受到后者的制约。②句应填入“制约”。“终生”和“终身”都 是一生,前者多就事业说,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说。③句应填“终身”。“激励”,激发鼓励,范围较宽;“激发”,刺激使 奋发,范围较窄。④句应填“激发”。此题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读下面的文字,解释什么是意象(不超过20个字)(5分)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花秋月、宝剑洞箫、枯桐瘦梅等,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意象。
意象就是 。(4分)
参考答案:【答案】意象就是具有丰厚的象征意蕴的客观物象。
本题解析:【解析】这里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正确压缩语段,筛选关键词。理解“意象”的本质特征,这里应抓住“具有丰厚”“ 象征意蕴”“ 客观物象”等关键词,表述合理流畅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