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郭沫若在《炉中煤》用“炉中煤”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炉中煤”比喻诗人像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样的爱国赤心,诗的副标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小题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2分)
小题2:全诗哪些景象表明了“初霁”?(3分)
小题3: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开”以动写静,形象地表现了一夜雨后,江面水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大江开宿雨”应为“宿雨开大江”,即“一夜春雨过后,广阔的江面一改往昔平静之态,变得汹涌奔腾,浩荡无边。”以动写静。“雾卷晴山出”意为“晴空之下,缭绕山间的云雾如一张卷轴慢慢收起”,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之形象生动。
小题2:
试题分析: 首先“初霁”为“刚刚雨过天晴”的意思。“大江开”“春流”“晴山出”“晚浪收”“花明”“水树”等都是写雨过天晴之景。
小题3:
试题分析:“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此两句可谓直抒胸臆,表明情感。诗歌的前三联是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雨过天晴的美景来反衬羁旅之苦。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浪淘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②。垂杨紫陌③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是诗人春日与友人旧地同游而作的游宴诗歌。 ②从容:悠闲舒缓。 ③紫陌:京城郊外。
小题1: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5分)
小题2:结合诗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节情节分析的题目,既然没写宴饮,哪些的什么,和宴饮的关系如何即可得到答案,写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铺垫。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情感的分析的题目,先明确情感是:知与谁同,如何的表达呢?借惜花来惜人,答题时结合诗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简析《凤凰涅槃》一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
用凤凰涅槃的过程象征中国现代社会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
本题解析:考查对作品应用的象征手法的理解能力,要深刻理解各个象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问题。
卜算子?? [吴兰修]
绿翦一窗烟,夜漏知何许?碧月濛濛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小题1:简要分析词人描写景物时的最主要表现手法。(5分)
小题2:有人认为本词中蕴涵了“孤独而不哀伤”的情感,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反衬(以动衬静)。如词中写了夜漏声、露滴声、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结合全诗意境分析。全诗主要是写夜景之静,但诗句中却写了不少发声的东西,比如夜漏声、露滴声、蛩声,因此可知全诗是以有声写无声,反衬出环境的幽静。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孤独而不哀伤”一语,分析诗中所表现的“孤独”,再指出为什么“不哀伤”。诗中有“独自出篱根”一语,可知其孤独;但诗人眼中看到的却是斑驳的树影、飞舞的萤火虫,耳中听到的却是如雨的滴露和如僧语的蛩声,丝毫没有忧伤之情,反而衬出其内心的宁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