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12:49: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小题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小题4: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5: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小题2:谷不可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帷、贰、罟、鬓,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自咏示客??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4分)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⑴反衬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作者借“蜡烛”这个意象抒写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痛苦惜别之情。(或悲苦感伤的惜别之情。或黯然销魂的惜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8分)
⑴人生如梦,????????????????????????????????
⑵回首向萧瑟处,归去, ??????????????????????。??
⑶楚天千里清秋, ????????????????????????????
⑷舞榭歌台,????????????????????????????????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⑺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⑻念去去,千里烟波,????????????????????????


参考答案:⑴一尊还酹江月;?⑵也无风雨也无晴;?⑶水随天去秋无际;?⑷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尊”“酹”“晴”“际”“销”“戚”“慕”“霭”等。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