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12:55: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爸爸去哪儿》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
B.那一年他在这同一个的报纸上,写了那篇伤我父亲惨故的文章;曾几何时,却轮到我在这风紧夜深里握吊他的惨变。
C.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到基层单位挑起重担,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
D.新一轮教育改革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基本方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解释语句中“乎”的含义与用法。正确的是(?? ) <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name="optionsTable">
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D.嗟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A.词尾,同”,……的样子。B 语气助词,用在分句后表提顿,可译作“啊”。C??介词,同”,分别是对、在、比、被的意思。D?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标舒缓语气,不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健康专家建议,要先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②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③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_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④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适合 投降 何况 未免
B.适合 投诚 况且 不免

C.合适 投降 何况 不免
D.合适 投诚 况且 未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合适”是形容词,“适合”是动词。“投诚”的对象是正义的一方,“投降”则没有此限制。“何况”“况且”均表示更进一层,但“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免”表示对前面所说情况不满意,含有委婉批评之意;“不免”是免不了,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点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完成。
B.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恶劣危险的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非但没有难住他们,却磨炼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
C.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虽然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
D.看了电视剧《戈壁母亲》,我深切的感受是:我爱母亲,不仅爱她的美德,而且甚至也爱她的贫困和不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把“却”改为“反而”,“非但……反而……”表示反面把意思推进一步;C项“虽然”改为“不论”或“不管”;D项去掉“甚至”,因为“甚至”与“而且”表达意思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顺流而东也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其孰能讥之乎则或咎其欲出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以:因为,连词;来,连词。B而:却,转折连词;修饰连词。D其:难道,疑问语气词;那个,指示代词。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