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3:02: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原创)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鉴于/作为)汉武帝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李陵尝以五千步卒对十万匈奴铁骑,纵横千里,杀敌数万,立下赫赫战功,却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被逼投降,最终落得老母“临年被戮”、妻子“并为鲸鲵”,他本人则“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的惨痛结局。据史料记载,李陵降敌本来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报恩于国主耳”,正如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言:“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后世的文学作品虽然不乏为李陵鸣不平的文字,?????????????????,很少有人能够深刻揭示李陵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更不能对李陵降敌的真正动因作出合理的推测与客观的评价,以至众说纷纭、毁誉参半。(《名将的悲剧》2008年1.14)
(1)文中括号里选择的词语是:???????
(2)请指出划横线句子的语病
答:????????????????????????????????????????????????????????????????????????????
(3)文中横线处应填入一句话是?????????????????????????,使其前后贯通。
有一句话可以删去,而不会影响本段文意,这句话是:????????????????????


参考答案:(1)鉴于???(2)“目的是”与“为了”重复,应删去一个(


本题解析:本题是以考查语言准确、简明、生动为指向的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把握整体文段,切分文章段落;其次应体察语境,明确具体内涵;,再次,用代入法将相关词语代入验证,找出相关语句。
【标签】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刘洋总结自己近三次语文考试得分情况后列了一个表格,他带着表格去向安老师请教。下面是他们对话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对话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对话情境和表格内容,话言通顺得体,每处最多不超过30字。(5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考考查点(该题总分)
第一次得分
第二次得分
第三次得分
得分率总评

社社科文阅读(9分)
9 9分
0 0分
9 9分
6767%

诗诗歌鉴赏 (8分)
5 5分
6 6分
4 4分
6262%

语语言文字运用题(12分)
1 10分
1111分
1110分
8686%

作作文(60分)
4 48分
5151分
4449分
8282%

刘洋:           ①                    。
安老师:是刘洋啊,快进来。拿来我看看。
安老师:刘洋,你这个表做得很清楚,从表上来看,    ②                     。
刘洋: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可是我并没有在这些上面多花时间啊。
安老师:学习可不仅仅是花时间多少的问题,要多揣摩其中的规律。   ③          。
刘洋:我觉得有时候在这方面挺有把握的,真没想到那一次这个题却全都做错了。
安老师:偶然性中有必然,                   ④          ,但那不是你的真正问题。
刘洋: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参考答案:【答案】①安老师您好,这是我这三次考试的得分情况,麻烦您帮我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了图文转换知识。首先看懂图标反映的现象,然后根据上下句推测出空白处要填的句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C.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使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两对一。B“提高”与“技术人员”搭配不当。C缺主语。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请从下面八句中选四句组成两副对联。
①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②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③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④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⑤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⑥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⑦桃花艳丽山河添秀色 ⑧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联:⑥,下联:⑤
(2)上联:④,下联: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不参加花卉协会,不给其他菊花爱好者一根一枝,以免谬种流传:老菊头的这种做法,有人认为是一种对事物纯正品质的坚守,可以理解;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反映出一种狭隘的保守意识,所以不应提倡……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生活中类似行为的看法。(20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示例:老菊头坚决不让谬种流传,正是对事物纯正品质的坚守,可以


本题解析:评分原则:观点明确,联想合理,分析精当,语言通顺,得8—10分;有观点但不够明确,联想基本合理,分析较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观点不够明确,联想不够合理,分析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