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桑乾??????????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注]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房兵曹胡马①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②双耳峻③,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青年时期。②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锐。
【小题1】“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小题2】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萤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做于此时。
⑴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中的?????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
⑵你认为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建德江注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试不第,在第二年便黯然离京,东游吴越,寄情山水。
小题1:这首诗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详细描述。(5分)
小题2:结合全诗及写作背景,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愁”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