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3:21: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戮穿阴谋 翻云覆雨 曲高和寡
B.草菅人命嗜酒成癖手屈一指
C.肄无忌惮兢兢业业劳动锻炼
D.始终不渝梳妆打扮偃旗息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戳穿阴谋肆无忌惮首屈一指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名篇《墙上的斑点》中的一段想象性的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加粗的内容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散,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一哄而散”,用词奇特、形象,把抽象的思维写得有声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喜欢已经难得再见的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
①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②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③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④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⑤更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⑥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

A.④②⑥⑤①③
B.①⑥⑤②③④
C.④①⑤②⑥③
D.①⑤②⑥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在阅读文段、正体把握文段话题的基础上,再对供排序的六句话加以分析,考察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横线的上文写的是雨,写“雨”“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在六句话中,最能与之衔接的是④②⑥⑤这种句式,其中⑤是递进,应排在后边;①是另一种句式,与③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两种句式以句号相隔。从而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8年的汕头,树起一座文化创新的丰碑,它是由全国一千多位文艺工作者携手创作,集1000副古今名联、1000幅极具收藏价值的书法艺术作品、1000篇言简意赅的读联随笔及楹联鉴注组成的旷世巨著——《名联颂中华》对联与书法鉴赏丛书。这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兼具鉴赏性和收藏价值的不刊之书,更是“一座对联与书法艺术的大观园”。
以对联与书法为题材的出版物甚多,几乎可以说俯拾皆是,但是编纂形式基本类同。而这套五卷本的《名联颂中华》丛书却不落俗套,编者自起炉灶,将对联与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一起,使这套丛书别开生面,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

A.不刊之书
B.不落俗套
C.自起炉灶
D.触目惊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刊之书:比喻不能修改、不可磨灭的著作。根据语境,应为“鸿篇巨制”? C.自起炉灶:指另搞一套。根据语境,应为“自出机杼”,自出机杼:指诗文不入旧套,自有新意 D.触目惊心:指看到某种严重情况而引起内心极大的震动。根据语境,应为“耳目一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秋毫不敢有所             ②且君尝为晋军矣      ③使使以大王
④道芷阳行                 ⑤吾得事之            ⑥范增数项王
⑦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⑧常常以身蔽沛公      ⑨沛公欲关中
⑩素留侯张良               ?燕太子丹于秦        ?群臣

A.①⑩/②⑥⑨?/③④/⑤⑧/⑦/?
B.①/②⑨/④⑤⑥/⑧⑩/③⑦/??

C.①⑩/②/③⑦/④⑤⑧/⑥⑨?/?
D.①/②/⑤⑧/③④⑥/⑦⑨?/⑩?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活用类型的理解能力。①⑩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用作名词;③⑦为使动用法;④⑤⑧名词用作状语;⑥⑨?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意动用法。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