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1-19 13:23: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秋天,已不再是衰落和悲伤的象征,而是?????????和欢乐的标志。
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任务。
③他??????????生出双翅,立刻飞到母亲身边。

A.昌盛长期恨不得
B.昌盛长久巴不得

C.旺盛长期巴不得
D.旺盛长久恨不得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①“旺盛”是指人或事物生命力强,情绪高涨,用在本句与句意不合。本句是想说收获的季节秋天呈现出兴旺繁荣的景象,那该用“昌盛”,因为“昌盛”是指事业兴旺发达,景象繁荣。②“长久”常作“时间”“意义”“时代”“友谊”“爱情”“幸福”等名词的定语或谓语,而“长期”不能;“长期”常作“任务”“战争”“规翅”“病号”“灾荒”“贷款”等名词的定语,而“长久”不能。据此可知本句该用“长期”。③“巴不得”所希望的是可能做到或容易实现的事情;“生出双翅”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本句不能用“巴不得”。可用“恨不得”,因为? “恨不得”所希望的事一般不可能做到或不容易实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天猫超市,一个淘宝正在尝试的新模式,它曾经一度被关闭, ???不断地在摸索中调整。如今,它以全新的姿态上线,给??????的线上超市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②这个世界,每天似乎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像樱、梨、桃这样?????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一种死亡。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枝头,就那么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A.也不愠不火姹紫嫣红脱离
B.且不瘟不火美不胜收挣揣
C.而不咸不淡娇艳欲滴摆脱
D.却不温不火轻柔飘逸挣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空根据“一度被关闭”和“在摸索中调整”,语句的意思发生了转折,故这里应用以表转折关系的词,只能用“却”,“也”表并列关系,“且”表递进关系;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愠yùn:怒,怨恨;温:不冷不热或性情柔和等意思。这里只有不温不火同“线上超市行业”搭配。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娇艳欲滴: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脱离:离开或断绝。挣揣:挣扎。摆脱: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或终止关系、联系、协议或协定。挣脱:奋力摆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表闻??????????③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孝治天下??????⑤家叔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⑥但刘日薄西山??????????⑦去六月息者也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⑤⑥⑦
D.②④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①⑤⑥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所以选A。
点评: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称王)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黄河以北)
C.而听细说(细说:详细的解说)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鱼和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而听细说(细说:小人的谗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句中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C.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D.举欣欣然而告之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例句与D项中的“举”均为“全”的意思。A.推举。B.攻占。C.扬起。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