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13:32: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脚 bié 漏 pǐ 首 qǐ 首以待 qiào B.打 yáng 媚 qiā 丝 sāo 博闻强 zhì C.击 jū 信 jiān 烘 péi 然而止 gā D.酩 dǐng 编 zuǎn 木私枉法 xù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09·江苏部分重点中学)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疲惫  蓓蕾  悖谬  凤冠霞帔  关怀备至  
B.斑驳  湖泊  脉搏  日薄西山  英姿勃发    
C.差劲  惊诧  古刹  姹紫嫣红  叱咤风云    
D.矗立  触犯  罢黜  怵目惊心  相形见绌


参考答案:
选D


本题解析:
D全同。A项:“凤冠霞帔”的“帔”读音与其他加点字不同;B项:“湖泊”的“泊”读音与其他加点字不同;C项:“叱咤风云”的“咤”与其他加点字读音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超过30字。(6分)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作品中一些字词的理解可以借助字典辞典,但不能依赖字典辞典。
例如“白日”,辞典注曰“太阳”。但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会感到这个词以“白”形容“日”,似乎强调了“日”的亮度。左思说“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白日”是“太阳”,但是经过诗人反复使用后,它已带有一种光亡万丈的气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开头说“白日依山尽”,虽然写的是夕阳,但因用了“白日”这两个字,仍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要比在字典词典中含义丰富的多。或:词语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我们看词典只解释:白日:太阳;而诗歌中的“白日”就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所以词语在诗歌所代表的文学作品中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好吧,”小王停了一会说:“明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B.“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C.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D.师范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公共必修倮。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把冒号改成逗号;C把“典故”后的句号放到最后,去掉括号内的句号;D去掉省略号。)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文的主要信息。
  中国台湾网6月11日消息据台媒报道,由中国国民党与亲民党主办的第二次“全民呛扁”大会,10日下午两点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广场举行,由于台北市暂时雨歇,聚集了不少民众前往参加“呛扁活动”,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两人再度同台,一起“呛扁”,并带头签名联署要求陈水扁下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马英九宋楚瑜带头联署要求陈水扁下台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