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1-19 13:53: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作品作家与书中主人公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A.《源氏物语》——紫式部——源氏
B.《巴黎圣母院》——契诃夫——爱斯梅哈达
C.《基督山伯爵》——小仲马——邓蒂斯
D.《汤姆叔叔的小屋》——莫泊桑——汤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B《巴黎圣母院》——雨果——爱斯梅哈达。 C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邓蒂斯。D《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汤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1月12日,将近10万左右的韩国工人身戴象征不合理规定的木枷在首尔集会,反对韩美自由贸易协定。
B.美国一颗通讯卫星与一颗已经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天空中相撞,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使国际空间站等在轨太空设备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C.山东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克隆出的符合国际公认技术标准的人类囊胚,给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帕金森病等患者带来了福音。
D.中国最大的一艘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开赴南海,担负在我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护渔护航的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将近”与“左右”矛盾??B句中应是主语"大量碎片""构成了潜在威胁"。而谓语"使"却中途改变主语为"国际空间站等在轨太空设备",从而改变了句子的原意,出现了中途易辙的结构混乱错误。C句中"患者"语义重复赘冗。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的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1)姓名:____???????? 作品名:__??????????????????????????????????????__。??
(2)按语:???????????????????????????????????????????????????????????????????????????????


参考答案:(1)夏瑜《药》
(2)①回首辛亥,让我们恭敬地拿起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某学校举行“新年诗会”介绍某著名诗人的弟弟的一段话,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4分)
同学们,今天著名诗人的弟弟××惠临我校,参加我们的“新年诗会”。我们知道舍兄是著名诗人,其实××也很有诗才,曾在《诗刊》发表上百首作品,这些诗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声名震烁古今。现在就让我们先拜读他为我们朗诵自己的最新诗作。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参考答案:【答案】①“惠临”改“光临”;②“舍兄”改“他的哥哥”;③“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
B.部分受访学生防火基本常识匮乏,对于“如果身上着火,可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错误选项,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高中生作了正确的选择。
C.“9·11”事件以后,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免遭国际恐怖分子破坏,已成为美国领导人深感头疼的问题。
D.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表意不明。“作了正确的选择”歧义。C.否定失当。“防止”“免遭破坏”D.成分赘余。“不可缺少”与“必需品”重复。语病题做题思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病句还可以根据病句的语言标志词来识别。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