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4:06: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洎牧以谗诛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倒装句式,其它三句为被动句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周迅,华语影坛不得不被关注到的人物,四小花旦,成功地站立在商业偶像和艺术时尚中间的女星。
B.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C.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D.汉语学者难道不能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亦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之域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十月三日和四日,我们先后参观了当地的养鸡场和机械厂……”从下面四句中选择最合适的一句,完成上面句子(??? )
A.尽管那天正下着雨,我们还是坚持参观完了才回家。
B.碰巧,一整天的雨未停过,所以只看了大概。
C.不巧,碰上了连绵阴雨,给参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D.不巧,上午下了一场雨,真扫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题干中“十三月三日和四日”指两天,而顺接文字中A、B、D三项中的“那天”“一整天”“上午”都与题干的暗示相悖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逢全国“两会”召开,市场变得异常敏感。上周大盘出现了大幅震荡行情,时而激情洋溢如坐春风,时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南京一家报社做编辑,故有幸结识了一批如雷贯耳的学者、教授。
C.在我国即将步入老龄时代、青壮年劳动力逐渐转向稀缺的背景下,要处心积虑把“不上学、不工作、不培训”的青年送出家门。
D.在这个没有各归其位的非稳态社会,于丹没料到自己因“清浅的鸡汤”得到不虞之誉,又因“鸡汤的清浅”遭到求全之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大。A.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C.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谋划。贬义词。D.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句中“没料到”与之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名著阅读题(15分)
小题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基本意象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等,每一意象也只有寥寥几行诗句,但却艺术地把这些意象叠加成了一首长诗、一个整体,从而传递出诗人对世态人生的探讨,对理想境界的企望。
B.《茶馆》中,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而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符合他们的职业身份。
C.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明突出,但这并非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警世之作。
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欧也妮先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送给查理,后来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她从来不把黄金放在心上。查理的归来使充满温情和善良的欧也妮重新获得了幸福。
E.《子夜》由“三条线索”相互交织,串联全篇。其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是主线,即以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主线,而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线。
小题2:简答题(10分)
(1)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罗贯中写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请举出《三国演义》中的事例说明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具体表现。(4分)
(2)《红楼梦》中《葬花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书中哪个人物?请简述这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D
小题2:(l) 事例有很多,考生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 项“一首长诗”错,不是一首长诗;D项“查理的归来使充满温情和善良的欧也妮重新获得了幸福”错。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小题要注意不要丢掉答案要点,说明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的具体表现,一方面要体现出其智,另一方面又能表现出其妖的一面。而“妖”,指非人力所能为。答第二小题时要注意《葬花吟》的作者不是《红楼梦》的作者,而且题干中说的也很明显,“是书中的哪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要注意答出人物、地点、时间、经过和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