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古人又有诗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今人亦有言曰:“坐着说,不如起来行!”
请以“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角度自选,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来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到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此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冯友兰在他的《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写到:“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夫地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我们多数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中,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同时我们又在宣传道德模范。你是如何认识“功利境界”的?你觉得在功利境界中应该如何生活?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也可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怀,还可以记叙自己身边的故事;选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4、写作题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止于:停止在,达到;至善:指无上完美的境界。该成语的意思是,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请以“止于至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成绩优异,但在德国求职时却屡屡被很多大公司拒绝。他选了一家小公司,没想到仍然遭到了拒绝。这位留学生很纳闷。一个德国公司的老板给他看了一份记录,原来这位中国留学生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曾经被抓住过3次逃票。
请针对上述材料,选择立意,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