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4:12: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必须是议论文。


参考答案:成功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小溪不会因山路的崎岖而停止前进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作文题话题指向明确,但又不过于直白,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这是作文命题的一大规律。关注个体的成长,培养有道德素养的人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作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此作文命题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材料 是小和尚与老和尚的对话,小和尚的话是次要方面,老和尚的话是主要方面,只要深入理解对话的含义,挖掘材料隐含的哲理,文章就易于动笔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列文字 ,按要求作文。???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内涵博大精深、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长盛不衰。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王维,清泉石上流……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品读古典诗歌,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它的动人魅力。
  请以“古诗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700 字,不得抄袭与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加法与减法。有的人在做加法,知识增多了,财富增加了,思想增强了,人生更丰盈了;而有的人在做减法,减去欲望,减去名利,减去纷扰,人生更纯粹了。
加是一种成长,减是一种成熟。一加一减乃人生大智慧。
人生无非两种境界: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以《人生的加减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人生的的加减法
人生就像数学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人生的的加减法”这是一个充满思辨性的作文题目。“生活中的加减法”可以是贯穿于生活中的一种理念,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方式,一种人生进程中的思维智慧等。?在情感观念上,你是崇尚加法生活,还是推崇减法生活,还是提倡有加有减的生活,这本身不存在是非对错优劣,关键取决于你要加进或减去的内容,以及为此所要达到的目的。加法生活也许是一种负重生活,但它带来物质的富足、人生的多彩。减法生活也许是一种简便生活,但它平淡、少些成就感。所以,我们不能说加法生活好,也不能说减法生活好,人生也许只能在加加减减的不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人生的得意和辉煌并非出现在最顺乎人意的情况下,这是主观、客观的条件使然,是内因、外因的影响使然。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
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范文:
花开不只在春天
怎样才能精忠报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立意:从生命阶段上看,有人早慧,少年得志。如少年宰相甘罗、雄姿英发的周郎。少年心事当拿云,他们心怀凌云之志,年轻的生命如春花般绚烂;而有人则大器晚成,如八十拜相的姜尚、六十创业的肯德基。他们是老当益壮,用生命的云翳,来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少年得志,固当堪羡。大器晚成,亦实可嘉。从这个意义上看“花开不只在春天”这个含蓄的话题就可以转化成“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
从人生处境上看:有人身处顺境,青云平步;有人经受人生的严冬,却越挫越勇。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陈忠实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前献词道:“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
同学们,小说里自有乾坤,小说里自有风情,小说愉悦着我们的身心,小说也指引着我们的人生。
请任选一部或几部中国优秀小说为话题,结合上面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话题作文,要求任选一部或几部中国优秀小说为话题,写一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的“三自”作文。这样的话题作文写什么,这离不开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张爱玲表达是是对人生的感悟;陈忠实则表达了自己的小说观,要有思想的厚度;莫言则以客观的理性的态度审视民族、审视历史,具有祭奠祖先、供奉先烈的神秘感和神圣感。这三个材料后,命题者还给了一个提示语,也值得关注:小说里自有乾坤,小说里自有风情,小说愉悦着我们的身心,小说也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材料与提示语,可相参读。当然,如果材料看不懂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