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你感受最深一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同意。“放入”一词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乐游春苑:指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游赏之处。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小题1:请简析两首诗“柳”的形象不同之处。(4分)
小题2:请简析这两首诗主要艺术手法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李诗中的“柳”是诗人自我的写照,诗人青年时期
本题解析:第一题是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读懂诗意是分析形象的基础,诗意读懂后,就会看出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其常用的手法一般有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喻理。而两首诗都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李商隐的诗是借不同季节的柳的经历,来比喻自己青年、中老年时期的命运。而曾巩的诗是借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得志便猖狂的柳絮形象来讽刺社会上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第二题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熟悉常用的表达技巧是前提,然后读懂诗意,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就不难分析出这两首诗所用的手法,然后比较异同就简单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
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
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哪个字是“诗眼”?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答案】(1)“锁”字是诗眼(2分)。“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题目看表现的是宫中的生活。春色被锁在宫墙之内,更可况是宫女呢。在这里作者用春色来比喻宫女的青春年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多少年轻女子被掠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这时古代女子的悲剧。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宫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武衍这首宫词,以深惋之笔,借景托情,描写宫女被禁锢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考点:鉴赏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杜甫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诗歌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身份的人?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诗中的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