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9 14:32: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一诗的最后一段,将征人来时风光与归时景象做了对比描写,情景交融,被推为千古名句。
请描写诗中征人归家时的情景。
要求:(1)符合原诗诗意,侧重心理活动描写。
(2)使用第一人称和比喻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



2、语言运用题  请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
某报9月12日报道: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开赛半个多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为语言极不规范被大赛组委会“红牌”罚下,参赛者因此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主题是“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灵动的感悟”,许多同学片面理解“新鲜的表达”,在作文中大量使用由字母缩写、数字谐音等形式组成的网络语言,如“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还胡乱用词,如不少学生喜欢乱用“貌似”这个词,明明很清楚那个人就是同学的父亲,偏偏要写成“那人貌似 XX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命运指引命运,书繁衍书,一支小火被点燃,是借另一支要寄身其中的蜡烛。
——〔阿根廷〕博尔赫斯
这句诗用一个近似于“薪火相传”的比喻,形象而又深刻地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属性。请结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解释这句诗的内涵。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伶(pín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后相当长时间内,日本国内存在比较强的反省战争的思潮,一些信口雌黄否认历史的政客受到了谴责并引咎辞职。
B.强台风“海燕”造成广西籍货船失事,救援人员已发现两具遇险者遗体。目前,搜救行动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C.随着《精忠岳飞》的热播,岳飞又成了世人注目的热点。关于这位民族英雄的“新奇”说法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D.没有任何原因可以成为施暴的借口,面对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惨剧,人们不禁会问,该有多大的仇恨,才能下得了这样的狠手?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