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5:04: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月10日晚,中国足球队以一种充满血性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住对手韩国双的进攻,书写了32年国际A级赛事不胜韩国队的耻辱记录。
B.五十八年,卓琳执小平之手不离不弃,在枪林弹雨中转战南北,在风雨阳光中起落同随,她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C.日本事盈汽车公司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遭到来自消费者、媒体及业界的猛烈抨击,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因此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D.以“都市桃花源”为主题,用两个巨大而奇特的魔比斯环为载体,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将吸引众多参观者的眼球而流连忘返。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总相信,吃饱了穿暖了的中国人,????????????????????????。????????????。我想说:不!它可能才刚刚开始。
①也许中国人追求的一个真正与精神、与灵魂、与信仰有关的时代开始了
②当我们已经在物质方面有了巨大进步的时候?
③在中国读书的好时代过去了?
④不会天天只是卡拉OK?
⑤好多人沮丧地说?
⑥不会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物质的获得上

A.④⑥⑤①②③
B.⑥②④①⑤③
C.④⑥②①⑤③
D.⑥④⑤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句意内容上看,与结尾一句“刚刚开始”相衔接吻合的是③,同时,③也是⑤说的内容,故排除AD;从句意内容和句式上看,①是对②的进一步阐释,故排除B,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该省旅游主管部门表示,要用3年时间在省内一些城市建立既安全又卫生的经济型旅馆。这多少令广大旅游爱好者感到些许安慰。
B.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一些鸟开始选择高楼大厦的顶部,或者选择高压电线杆,甚至选择教堂的圆顶,成了它们哺育儿女的乐园。
C.鲁迅先生在一篇介绍“青年必读书”的文章里,谈到了“看”和“做”的关系。他号召青年们做起来,不要对别人挑剔,更不要袖手旁观。
D.这个制度在实践当中被普遍变相用各种方式把罚款数额和行政经费、奖金挂了钩,导致隐性或显性的“钓鱼执法”大量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斧底抽薪循私舞弊突如奇来甜言蜜语
B.板上走丸长备不懈一劳永逸流芳百世
C.明察暗访和颜悦色待价而沽怨天尤人
D.尾大不调兵荒马乱珠联璧合优哉游哉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B板—坂 长—常(A.斧—釜循—徇奇—其D调—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
一肌一容,????????,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2)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荀子?劝学》)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诗经?氓》)


参考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 尽态极妍? (2)輮以为轮??? 小学而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评分标准: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