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2017-01-19 15:06: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报答”的主题。
小草为了报答春风唤醒自己的厚爱,用苍茫的绿色装点缤纷的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C.苏轼,字子瞻,号香山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秦观、黄庭坚、晁补之、米芾被称为是苏门四学士,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也是豪放词牌的代表人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的名句。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将汉字按部首归类,这是文字学领域一项伟大的创举,其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人也多望尘莫及
B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国家财力的增加为促进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C.“5?12"’大地震后,网络凭借巨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在失踪儿童父母的寻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在城镇有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流动性比较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两种参保途径



4、单选题  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 ]

①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________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②旧历的年底________最像年底。
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________了。
④“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________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A.偶然 毕竟 疑虑 精神
B.偶尔 毕竟 疑惑 精采
C.偶然 究竟 疑虑 光采
D.偶尔 究竟 疑惑 神采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残酷无情 入不敷出 暗然销魂
B.孺子可教心狠手棘金瓯无缺
C.励行节约前仆后继不辨菽麦
D.全家迁徙敷衍塞责断壁颓垣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