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15:10: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我以汝为逝矣臣以养无主,辞不赴命
B.宛似主人之让客者此亡秦之续耳
C.蛇人又饲之,乃食乃令张良留谢
D.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秦王还柱而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D项,而:连词,表修饰关系。A项,以:动词,认为/介词,因。B项,之: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乃:副词,才/副词,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生命都源于同一种原始生命形式的???????在DNA中得到了证实。
(2)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及时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疾病
????????体系。
(3)???????充分重视并积极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中国出版业就不仅能开辟出一方新天地,???????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推想防预只要/而且
B.推想防御只要/并且

C.设想防御只有/而且
D.设想防预只有/并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推想:有根据地推测。设想:想象,假想。防预:事先防备。防御:抗击敌人进攻。只要,表充分条件。只有,表必要条件。而且,表递进关系。并且,有时表并列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雪灾改变了一切,前段时间,每逢寒冬腊月、年终岁尾,一些地方的农民工不得不四处讨要自己???????????????????的血汗钱。?
②中央气象台预报,由于大雾笼罩,6月12日,宝成高速公路上的能见度很低,给送救济物质的人们带来了不便,因漫天的雾气将什么都淹没了,连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
③那林立的大石,那高耸是崖壁,千姿百态,有的如骏马,有的似卧龙,有是像飞禽,有的似走兽,无不???????????????????

A.名不虚传杳无音信形神兼备
B.名副其实无影无踪惟妙惟肖

C.名不虚传无影无踪惟妙惟肖
D.名副其实无影无踪形神兼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名不虚传”是“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此处语境是对血汗钱的解释,所以应为“名副其实”,即“名声与实际相符”;“杳无音信”是“形容一直得不到对方的音信”,根据语境应为“无影无踪”;“惟妙惟肖”是“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逼真”,语境为自然界事物,故应用“形神兼备”。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虽然谁都没有见过凤凰,但人人都把凤凰视为一种吉祥鸟,传说这种鸟只有在???????才出现。
②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不去。
③人的体质需要锻炼,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不管是在野外,???????在厂房里劳动,都是对脑力劳动的一种调剂。

A.盛世推脱 可是/或者
B.盛事推脱因为/还是

C.盛事推托可是/或者
D.盛世推托因为/还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盛世:兴盛的时代;盛事:盛大的事情。推托:借故拒绝;推脱:推卸。③句分句的关系是前因后果,要选“因为”;“是”与“还是”呼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沛公不杯杓,不能辞(没有)?②刑人如恐不胜(尽)
③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参考答案:①


本题解析:禁得起,能忍住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