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5:23: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注]①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别墅于此,名之日“故山草堂”。②辛夷:木兰树的花。
(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写这样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黄鸟的鸣唱已稀,辛夷杏花已谢。说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蝶恋花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小题1】“杜宇”即“杜鹃”,叫声凄惨。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其间旦暮闻何物?               。”(1分)
【小题2】赏析上片“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中“系”字的妙处。(3分)
【小题3】本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出词人何种情感?(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杜鹃啼血猿哀鸣
【小题2】“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古诗句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可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着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组织答案。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系”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系”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系”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写于睦州。
1.“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思乡的诗人形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请简析诗中的瀑布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本诗富有哲理,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咏物诗。诗中描写的瀑布不辞劳苦,一路流出崇山峻岭,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①
[齐]谢朓
春城丽白日,阿阁②跨层楼。
沧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④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注]①“江丞”,即江孝嗣,“丞”,官名,是正职官的辅佐。他是谢朓的同僚,当时带兵驻守在北方的琅邪城(今山东胶南),因苦于驻地生活,思念故乡亲人,写了一首《北戍琅邪城》诗赠谢朓。故谢朓写了这首诗以勉励江孝嗣。??②阿(ē)阁:四面都有檐霤的楼阁。???③京洛:指当时的京都建康。???④夫君:称友人。《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差参兮谁思?”
小题1: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小题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最后四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尘雾”喻统治集团内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手法是比喻和拟人,手法与作用各2分,第二步再答结构上的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本诗的情感是希望自己欲远离朝廷纷争,从戎报国。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