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9 15:23: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听??弹??琴 ?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一、二两句表现了琴声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李?贺
斫取青光①写楚辞,腻香春粉②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曾以“龙材”自负,希望自己能像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他十分爱竹,在摩挲观赏之余,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有时还直接把诗写在竹上。②青光:指代竹皮。③腻香春粉:指新竹散发出的浓烈芳香与竹节上的白色粉末。
(1)末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说明。(不超过80字)(2分)
答:?????????????????????????????????????????????????????????????????????
(2)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表现的传统手法。有人评论李贺这首诗的写法有实有虚,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两者并行错出,给人以玩味不尽之感。请你就此做一简要分析。(4分)
答:?????????????????????????????????????????????????????????????????????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三首《行路难》,回答(1)~(4)题。 行路难(三首)   (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昊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1)结合《行路难(其一)》,解释下列多义实词的含义。
①玉盘珍羞万钱_______________/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_
②直挂云帆沧海_______________/事若不,此乃天也_______________
③拔剑四心茫然_______________/三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
④忽乘舟梦日边_______________/更若役,若赋,则何如_______________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析《行路难(其一)》表现的思想情感。后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情感与之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其三)》提及哪些历史人物?用意何在?与《蜀道难》比较,两诗用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