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24 21:39: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
⑵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⑸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
⑹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⑴百年多病独登台?????????⑵声断衡阳之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与画横线的句子共同构成排比句。(4分 不能再用“浪花”和“大海”两个意象)
一首好诗,给你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瀚????????????????????????????????


参考答案:给你一块岩石,让你去想象高山的雄伟;给你一片云彩,让你去想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三个内容吻合,句式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所以,在内容上,可模仿“浪花”与“大海”的关系,找出类似的意象,如“岩石”与“高山”;“云彩”与“天空”;“树叶”与“森林”等。在句式上,可采用“给你…,让你去想象…”的结构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 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 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 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⑤④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选用句式题,应掌握各种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审清题目要求,把握命题方向,认真分析语境,明确语境限制。语段中③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④照应上句“富二代”;①紧接“误解”“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②句中“也”照应第①句。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处。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参考答案:示例:(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图表题。图表内容较简单,要求分类表述对网络语言的看法,第一问题干前后的文字做出了示范(注意末句的“甚至”),因此难度很小。第二问则需要较高层次的概括能力,必须反映出图表中对网络语言的主流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据悉,佳士得拍卖公司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这两件文物拍卖总估价高大人民币2亿元。流失海外的文物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有人主张用“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钱来回购这些文物,有人却认为回购天价文物不甚明智。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说你赞同的理由。(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晰流畅,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