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21:46: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 style="WIDTH: 373px; HEIGHT: 186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373" align="center">????????????????????????????????? 一朵野花
????????????????????????????????????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一九二九年一月)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第一节告诉我们,刹那的开放,随着便是枯萎,是小野花注定的命运。但她并不感到悲戚,却向着永恒的太阳微笑,尽展自己生命的美好。
B.在本诗中的野花,“向着太阳发笑”,“看不见自己的渺小”,“连梦也容易忘掉”,表现了小花在博大的自然中的不自知,她想以弱小的生命对抗自然。
C.第二节中诗人告诉我们,相对于辽阔的荒野,无垠的青天,小花实在太渺小了,但野花并不为自己的渺小而伤悲,只在生存的搏斗中把握着现在。
D.诗人在诗中礼赞着野花的生存态度。在诗人看来,人一如野花般生命短暂而渺小,?应该像小野花一样活出一份欢欣与诗意,享受生命的每一时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
舒?婷
17岁,有个共同点,就是每天在镜子前,龇牙咧嘴挤压青春痘。
儿子现在的班级成立文学社,众同仁在冥思苦想给班刊命名时,盯着社长硕果累累的苞谷脸,豁然贯通,遂一致同意叫“青春痘”。社长即儿子,一任而已,其伟大使命莫非就是贡献脸上那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样板?
他老爸17岁时,引为已任的是作家使命感,社长交椅一坐好几年,几至坐穿。文学自是圣殿一般,班刊非“采贝”即“鼓浪”,满纸豪言壮语。脸上火力更足,未有“珊拉娜”洗痘水、敷痘霜之类济世良方,常常这瘤那瘤叠罗汉,冒冒尖尖,岌岌可危。至今太阳穴两旁还赫然留有遗迹,雨天可以存好几盅水哩。
我17岁时下了乡,水清风净滋润,缺鱼少肉没有油脂浪费在脸上。偶尔鼻尖眉头爆出一两颗信号弹,便忧心如焚,有男知青来串门,将刘海儿拉来拨去设法遮丑。就着油灯读名著,唱“外国民歌两首”,抄古今中外格言,写华丽动情的信。技痒时诌几行诗,随着手抄本四处乱飞,没有刊名,捞不到社长当,时时提心吊担。
17岁,儿子不叠被不整理书桌,更不洗衣服和臭袜子,喊泡茶来饭盛好,鞋要自选衣要名牌,每月上一次发廊,整天问有什么好吃的,唯一自己动手的只有开冰箱和打电脑游戏。不过,长途旅行时他是家中的全劳力,因为老爹老妈的颈椎、腰椎、肩周关节遭岁月风化,儿子便手提肩扛,嘴里咬着自己的机票和身份证。同学中有“月薪、周薪”的,儿子领“日薪”,从未超支略有节余。压岁钱、奖金(提琴或作文比赛所得)或生日红包统统自觉上缴,尚无经济头脑不懂回扣。
他老爸17的上半岁紧锣密鼓地打拼,准备上中文系。屁股和膝头的补丁厚如烙饼,而且颜色迥异。海外频频寄来的进口布料、纯毛衣服,窝赃般地压在箱底发霉虫蛀。他身任学生会副主席、团委书记、对敌斗争积极分子兼足球队长,该足球队转战全省没有失过一个球,遂去大连参加全国少年足球比赛度过17岁生日。下半岁碰上文化大革命,忙着写大字报、贴标语,早请示晚汇报,被抄家和去串联。绘画学3个月,小提琴练半年,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直到两年后去插队。
我17岁体重只有42公斤,要挑50公斤的谷担,耱田、育秧、割稻,学一样哭一场。自留地里栽菜秧子,不长叶子只生虫,幸亏种番薯倒是光长叶子,便不觉采来炒着吃。跟着新华字典每天学5个生字,翻英汉读物,背唐宋诗词,做大学梦。腋下夹一本禁书,到各知青点去投桃报李,换来各种意外的惊喜。衣裳、头发每日一洗,抽屉、衣箱纹丝不乱,学会用二两肉、一板豆腐、几棵芥菜做一桌佳肴。和伙伴过中秋节,然后佯醉,为了不必到结霜的小河边涮碗。
17岁的儿子崇拜贝克汉姆、谢霆锋和麦当劳。小时候口必称郑渊洁,从未仰视过老爸老妈,称班主任“凡姐”,直呼物理老师“阿弟”,说班上男生都叫女朋友“老婆”。趁机追问儿子:有没有拍拖?答:还没有那么畅销。上网聊天,打又臭又长的电话,时而卷着舌头说两句英语。从幼儿园开始,音乐小学、音乐中学、小提琴专业浸泡10年,一打开私房音响,还是张信哲和王菲。功课百忙之中,不忘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因近视已达750度,不肯戴眼镜。
17岁时,他老爸开始写小说,至今没得发表;再写诗,发表以后除了他的老娘将《诗刊》放在菜蓝里向左邻右舍显宝外,似无追星女青年;改写寓言、随笔、科幻小说,书出得薄薄的,反响也是小小的。喜欢马雅可夫斯基、雷锋、贝多芬、郭小川,其中没有我。有心栽花无心插柳,而今所出版的书大多是数十万字一本的诗歌理论,这是后话。
17岁时,我梦想的是一斤膨体纱毛线,可以打件时髦的套衫;一柜满满大部头小说,最后是卷了边,发了黄,略有破损,这样的书才好看;梦想不用向队长赔笑脸,不必上大队部去送礼,也无需走县城“四个面向办公室”找关系,忽然一纸通知书便腾云驾雾进了大学。猛听一声吆喝:“翻谷咯!”被震醒过来,原来自己还在晒场边打盹。
从未想过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更不懂得梦想当母亲。
咳,17岁!
14.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两代人17岁时各自的特点。(6分)
答:
15.试分析作者对儿子17岁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4分)
答:
16.请指出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来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
17.以文章加点词语的分析为例,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6分)
答:


参考答案:
14.(6分)父母辈特点:生活艰苦,理想远大,积极上


本题解析:
14.(6分)父母辈特点和子辈特点各3分
15.(4分)批评和赞美皆有。各2分。
16.(6分)对比手法(2分),具体分析2分,效果2分。
17.(6分)本文语言特点是幽默诙谐。(2分),能结合选文分析4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结合第三回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说服吕布的陈述技巧。


参考答案:
此行是说服吕布归降董卓,他首先利用自己和吕布的关系,


本题解析:考查对作品的构思的技巧的把握能力,要结合主要的语段理解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参考答案:1.A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刘文英:追本溯源的哲思
卢兴   ①刘文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整整四个春秋,但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心头浮现,每当翻开案头先生的著作,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他出入百家、贯通古今的思想气魄。
  ②刘文英先生1939年2月出生于陕西乾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2年至1992年在兰州大学工作。1993年初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刘先生先后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学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华北地区学术顾问、天津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是长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
  ③刘文英先生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精神观念和思维特征有相当精深的研究,特别是对梦和原始思维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刘先生先后出版专著16部,其中《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1980年初版,2000年修订)、《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1985)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时空观念和意识观念的产生及演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1989)、《精神系统与新梦说》(1998)、《梦与中国文化》(2003)三部著作系统整理了中国古代有关梦的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解析、批判西方梦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新梦说”体系;《漫长的历史源头》(1996)综合多学科的视角,对人类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文化予以全面的研究,以一个中国人的独特眼光对人类思维发生眼化、操作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予以回答;《儒家文明》(1999)在世界文明多元互动的事业中,对儒家文明的本质特征、理想追求、价值观念予以总体观照,进一步揭示了儒家文明传统对于创构现代中华文明体系的意义。此外,他还撰有《王符评传》、《星占与梦占》等著作,主编《哲学百科小辞典》、《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工具书和教材,推动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④刘文英先生学术思想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追本溯源”。他的突出成就之一在于主要针对弗洛伊德释梦理论而提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新梦说”。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梦说”曾被认为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为西方思想史上三次根本性转折。而刘先生则在整理和提炼中国古代“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人类精神系统的整体把握重新考察了梦的本质和机制,立足于中国哲学的智慧精神,揭示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一个“负阴抱阳、阴阳互补”的“精神太极图”的模型,并且进一步将精神系统的运作概括为阴阳之间“连续恒动”、“有序转换”、“互渗互补”和“矛盾平衡”四种机制。这一“精神太极图”模型全面修订了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归之于本能的原则性失误,肯定了潜意识的社会属性,改变了意识与潜意识判然二分的格局,同时用“自我潜意识”更为准确地说明潜意识的主体性特征,用“群体意识”更为清晰地说明“超我”的现实主体。刘先生将“梦”置于人类精神系统的整体框架中予以考察,对梦的思维与人类原始思维之间的关系多有注重,其所提出的“意象库”、“内视机制”、“梦的认知功能”等概念多为前人所未发。刘文英先生在对中西梦学进行双向诠释和深层整合的基础上,涵容了西方梦学的优秀成果,同时又能够克服其视野的局限和偏见,形成了具有中国思想文化特质的新梦学体系,是中西梦学在学理上的深度会通,在一定程度上堪称代表了世界梦学的新进展。
  ⑤刘文英先生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对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的研究。早在高中时代,他就对屈原的《天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使得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在一开始就与原始思维、原始文化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这一让人望而却步的研究课题,他以“综合集成”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多种学科的资料与方法,把石器工具作为原始人思维活动外化的客观成果,以其制作方式和工艺特征为依据和线索,成功地还原了原始思维过程,从而以一条独创性的研究道路,填补了人类思维发生过程研究中的空白。在此基础上,他仔细清理和辨析了西方原始思维研究中.几乎所有重要学派的主要观点,同西方学者展开了全面的对话,在一个极为艰深、前沿而又重大的领域作出了真正超迈前人的、独创性的重要理论贡献。
  ⑥由于刘文英卓著的学术成就,他的有关著作被译为英、日、韩等多种外文,在国外广为传布,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赢得了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国内外学界同仁的赞佩和敬重,为中国学界争得了荣誉,为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⑦尽管刘先生已经走远,但他追本溯源的哲学思考永远引领和激励着后学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选自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1)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②段对刘文英先生自身情况的简介,尤其是对他所担任职务的介绍显得有些多余,作者完全可以选择较为重要的来写,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可以看做是本文的一处败笔。
B.刘文英先生提出的“中国人的新梦说”和对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的研究是他学术思想“追本溯源”这一根本特征的重要表现。
C.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的本能,肯定了潜意识的社会属性,并提出了意识与潜意识不是判然二分的观点,而刘文英先生对他的这些观点进行了修正。
D.屈原的《天问》对高中时代的刘文英先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把原始思维、原始文化问题作为对象和目标。
E.本文语言平实,学术气息较为浓厚。虽然个别地方略显艰涩,但这并没有影响读者对刘文英先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字里行间,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刘先生的一片赞美与崇敬之情。
(2)文章开头说“每当翻开案头先生的著作,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他出入百家、贯通古今的思想气魄”,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刘文英先生“出入百家、贯通古今”的气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作者列举了刘文英先生的很多著作,第⑥段又介绍其著作被翻译出版,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写:“他追本溯源的哲学思考永远引领和激励着后学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刘先生的这种在学术研究上的“追本溯源”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E
(2)①刘文英先生的16部专著涉及了中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