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1:48: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得罪了老张的业务主管,事后懊悔不已,他总想找机会向对方道个歉、解释清楚,以便消除误会。
B.天津市援建陕西省强县“农家书屋”,目的是送知识、送信息到灾区;这一举措一开始就特别引起当地广大农民的关注。
C.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新时期的道德追求,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落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唐虞(yú)司马卬(áng)孙靳(jìn)剌谬(làmiù)
B.缧绁(léixiè)汶水(wèn)承敝(chéngbì)谿谷(xī)
C.篡弑(shì)股肱(gǔgōng)伏羲(xì)轩辕(xuānyuán)
D.厄运(è)会稽(kuaìjī)颛顼(zhuānxū)邹国(zōu)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伏羲x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来多方面因素导致美元走势愈加低迷,亚洲汇市欧元和英镑兑美元比价双双创下新高——强势美元从此一去不复返?
B.北京奥运会上,这些风华正茂的新秀,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的上空升起,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C.只有确立唯法不唯权的体制和信念,才能真正建立民主社会,但国人潜意识中还存在着让人无可奈何的清官情结。
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愁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 (发上指冠,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度愤怒。不能用来形容悲伤。本道题几个成语皆出自《荆轲刺秦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2001年10月7日21时20分,米卢·蒂诺维奇率领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主场以1:10战胜了阿曼队,提前两轮以B组第一的成绩昂首挺进世界杯。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关于这起振奋人心的事作了详细报道。
C.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因身边没有带清洁袋,就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区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D.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有很大关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用词不当:将“关于”改为“对于”;C.这个句子前后没有因果关系,删去“因”,“没有带”改“不带”;D.时间状语“由此以来”所指时间不明确。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5分)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诗继少陵???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
下联:???????????????????????????????????????????????????????????????
本幅对联写的是哪位南宋诗人?????????


参考答案: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