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1:56: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他还会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太紧,像故宫等名胜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不能不去的。
B.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C.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等多种传媒,广泛开展文艺评论,将神圣、严肃、凝重的文艺评论策划得有声有色、平易近人,既有专业水准,又具娱乐元素。
D.厦门远华走私案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公安人员的严密追捕下,在劫难逃,逐一落入法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忍痛割爱:忍着内心的痛苦,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B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C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D 迷信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也指某种不可避免的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峥嵘嬉戏倩影络绎不绝
B.歧视造诣商榷冠冕堂皇
C.自栩笙歌寒喧怏怏不乐
D.菲薄潦倒端倪咄咄逼人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震憾侯车室飞扬跋扈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B.蕴籍座右铭金碧辉煌螳螂捕蝉,黄鹊在后
C.膺品大姆指沧海一粟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D.飘渺捅娄子喧然大波管中窥豹,可见一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必须一项一项的判断才能得出答案 A项有三个错别字,分别是:“憾”—“撼”,“侯”—“候”,“词”—“辞”;? B项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籍”—“藉”,“鹊”—“雀”;? C项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膺”—“赝”,“姆”—“拇”; D项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喧”—“轩”,“班”—“斑”
点评:识记字形有时可以通过联想发来记忆,如“震憾”可以联想一震撼手就发抖,所以是提手旁,又如“急躁”一急躁就跺脚,所以是足字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C.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D.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意义重大。这不仅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认同和参与,还需要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理念”后补“的途径”。B句式杂糅,删去“的好风气”;D“这”指代不当,按句式是指代“……意义重大”,实应指代“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先“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 ”后“全体市民的广泛认同和参与 ”而且应该先“参与”后“认同”。)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3分)


参考答案:(1)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