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2:03: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笼子”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不少于40个字。
(1)让鸟不能高飞的是有形的笼子。
(2)让人不能前进的是无形的笼子。


参考答案:(1)(让鸟不能高飞的是有形的笼子。)笼子约束了鸟的翅膀,遮


本题解析: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突出中心——笼子,二是要突出特点——有形、无形。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给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戮(???? )________戳(???? )________
陨(???? )________殒(???? )________
喋(???? )________谍(???? )________


参考答案:戮(lù)杀戮
戳(chuō)戳穿
陨(yǔ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文学社的招聘启事,在词语书写、用词得体上有多处错误,请你找出6处并加以修改。(6分)
招聘启事
小荷文学社是我校赫赫有名的文学社团,现因文学社刊物《小荷》扩版的需要,诚聘以下人员:
1.文字编辑1名。要求: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具有文稿评价和斧正的能力。
2. 美术设计1名。要求:美术基础扎实,善长版式和插图设计。
3. 稿件协调1名。要求: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较好地完成稿件撰写布置和稿件收缴工作。
有意者务必到文学社活动室报名,报名时间是本周一至周五下午17:10—18:00,超过时间,后果自负。报名时请带上拙作一篇作为招聘时的评审参考。面试时间待订。
××中学小荷文学社
2008年5月4日
???????????改为????????????????????②???????????改为???????????
???????????改为????????????????????④???????????改为???????????
???????????改为????????????????????⑥???????????改为???????????


参考答案:(6分)共有8处错误。错别字:善长—擅长;收缴—收交;待订—


本题解析:(正确指出并修改对1处给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style="WIDTH: 471px; HEIGHT: 84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71">A.雍容
B.安详
C.跨越
D.坐阵 经典 ?
遐思 ?
振辐 ?
砥砺 韬光养晦? ?
薪尽火传?
?秘而不宣?
?学以致用? 筚路蓝缕
二人同心
合抱之木
壁立千仞 以起山林
其利断金
生于毫末
无欲则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题文】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5分)
一审被判死刑,二审即将开庭,2014年6月,就在“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等待法律的生死判决之际,他的177位复旦同学将一封联名信寄往上海市高院,请求给林森浩一个生的机会。在同学们看来,林森浩平日里并非极为凶残之人,他的投毒恶行必须严惩,但他们不忍看到这场悲剧再带走一个同窗的生命。然而,学生们的这一举动却随即引起巨大争议。有反对者认为,如此求情无异于纵容恶行,除了被害人父母,没人有资格奢谈原谅与宽容,罪行必得严惩。这场舆论之争显然不能影响法律最终作出公正的判决。然而,无论最终命运如何,林森浩的罪与罚已注定发人深省。


参考答案:【答案】
示例:杀人偿命,这是法则。具体到这则案件中,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评述题,其答题的思路是观点+阐述,内容只要言之成理,持不同意见亦可,要有逻辑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