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2:13: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运用比喻修辞续写两个句子,使其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生的重量在哪里呢?
  大腹便便?不是,因为人生的重量与体重无关,就像一支蜡烛,它的重量绝非蜡与捻的斤两,而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光芒;
  肌肤亮丽?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缠万贯?官居一品?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因为人生的重量与肉体无关,就像一块璞玉,它的重量绝非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泄密罪愆战栗长弘化碧
B.盗柘烦躁陨落前合后偃
C.针砭眩光国萃礼尚往来
D.吝啬谄媚萌蘖莫名其妙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弘化碧   B盗  C国。故正确选项是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2009年12月14日凌晨,丁俊晖与希金斯的决赛是一场完美的拉锯战,小丁不仅技术上攻防俱佳,更重要的是心态上沉着稳健,这个冠军含金量明显要高于4年前。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记得那时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可是他仍然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血气方刚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有深刻的印象。
D.近年来,高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收费问题,广为社会舆论所诟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高¥考^资@源*网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箪食瓢饮???????人能宏道?????????颠沛?????????孝悌
见危受命???????兵革坚利?????????木铎?????????饥馑
C.谆谆教导???????浩然高¥考^资@源*网之气?????????畎亩?????????诛杀
D.不奋不启???????如琢如磨?????????米粟?????????呕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②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③无论《论语》、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
④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A.⑤③④①②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⑤⑥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把握六句话的总话题,然后仔细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题中,①句是对③的解释,说的是阅读心态,因此应在③之后。②和⑤讲的是阅读方法,应连在一起,且②应排在⑤之前。④讲读书对人的影响方式,⑥是阅读的结果。同时,其中的“熏染”紧承④中的“浸染和熏陶”,因此⑥应排在④之后。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