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评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对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雁引愁心
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3)诗人在首联生动地刻画出山中寡妇???????????????????????的形象。第二联中用?????????和???????????两个词表现了人民的不堪重负。(4分)
(4)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⑴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后面小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西楼”即文中的“朱楼”,所以称“西楼”,恐与东面的海相对而言。它的位置当是依山傍海。 首句写西楼前面的景色,直接截取了风云变幻的高潮的顷刻:乌云低垂,水天一色,只见海浪拍岸,宛如骏马驰骋,去而复回,呈现出一种动与力的壮美。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忽然北风卷过,挟带“数声”震耳欲聋的雷响,平添了赫然的声势,壮美之情益显。“吹起”二字可谓笔力千钧,十足显示了狂飙的威力。在这场威武雄壮的戏剧中,“北风”是个“最佳配角”。风是雨的使者,诗人敏锐地捕捉到雷雨之前这个自然特征加以渲染,令人赞叹。
小题2:
试题分析:“朱楼四面钩疏箔”,“箔”是用苇等织成的帘子。此句在全诗结构上位置颇为重要,起一种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写景是由海(楼前)——楼侧——楼——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按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一般不会挂帘。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读者的疑问。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亦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积雪生寒光,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燕台,即幽州台,战国时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②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以“望蓟门”为题,请简要说明全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自然环境恶劣;②地理位置险要;③军营士气高昂。(意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氓之蚩蚩,____________。匪来贸丝,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潜《归园田居〈其一〉》)
小题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参考答案:
小题1:抱布贸丝?来即我谋
小题2:池鱼思故渊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易错字:
小题1:贸;
小题2:渊,荒,际;
小题3:彭,蠡,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