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一)
2017-01-24 23:01: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_______________。虎鼓瑟兮鸾回车,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爱其子,_______________;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_______________,到黄昏,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倚南窗以寄傲,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2: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小题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
⑴?具体说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贾宝玉得知黛玉死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 了曹操。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B.《边城》中,翠翠因为“梦摘虎耳草”错过了听二佬的歌的时机,而她“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也暗示了他们的爱情只会无果而终。?  
C.《雷雨》的最终结局是:蘩漪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周萍和四凤知道铸成大错,悔恨交加的周萍开枪自杀,四凤和周冲也触电身亡。?  
D.老人圣地亚哥在梦中和想象中多次见到年轻时闯海见过的狮子,表明了他对自己精神旺盛的年轻岁月的无比怀念和年老力竭的极度悲悯。?  
E.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为优柔寡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己中剑而亡;情人奥菲莉娅因为遭到抛弃和父亲被杀而发疯,最终溺水而死。?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