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②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②低回: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委婉曲折。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密”和“新”生动传神,请赏析其妙处。(4分)
?????????????????????????????????????????????????????????????????????????????????????????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密”,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中的炼字。解答时先解释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展开分析,最后点明表达效果。类似题目规范的答题就是以上三步。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感情的把握。根据“低回愧人子”中的“愧”可体会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结合注释②与“不敢叹风尘”可体会出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以免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⑴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⑵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⑴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⑵整首诗歌先写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小题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二两句站在访客(远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分析思考。如关键词“访”“天涯”可以推断出写作角度是站在远客的角度来写的。”孤舟”“天涯”“万转云山”可以让人产生想象访客的路途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和感激之情。组织答案时,可以围绕着“体贴”“感激”来组织语言。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找出含蓄却富有深意的关键词来推断,想象作者的情感。透过关键词“扫柴门”,“黄叶满贫家”去理解,然后通过想象可以体会出作者对访客的盼望和欣喜之情。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 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几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狼王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