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伯父祖征,宋末为光禄勋。睿事继母以孝闻。睿兄纂、阐,并早知名。纂、睿皆好学,阐有清操。祖征累为郡守,每携睿之职,视之如子。时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宋永光初,袁凯为雍州刺史,见而异之,引为主簿。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义兵檄至,睿率郡人伐竹为筏,倍道来赴,有众二千,马二百匹。高祖见睿甚悦,拊几曰:“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义师克郢、鲁,平加湖,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大军发郢,谋留守将,高祖难其人;久之,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为冠军将军、江夏太守,行郢府事。初,郢城之拒守也,男女口垂十万,闭垒经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积尸于床下,而生者寝处其上,每屋辄盈满。睿料简隐恤,咸为营理,于是死者得埋藏,生者反居业,百姓赖之。高祖即位,迁廷尉,封都梁子,邑三百户。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率州兵击走之。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
普通元年夏,迁侍中、车骑将军,以疾未拜。八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九。遗令薄葬,殓以时服。谥曰严。
(节选自《梁书?韦睿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建:提出
B.男女口垂十万垂:接近,临近
C.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寇:侵犯,入侵
D.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次:按次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
B其孰能讥之乎??是说也,人常疑之
C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遗令薄葬,殓以时服
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敛赀财以送其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韦睿祖上世世代代都是三辅地区的名流大姓,兄弟三人都早有名声,伯父对他十分偏爱,问他和两个哥哥的优劣时,韦睿谦虚不敢回答。
B.雍州刺史袁凯,认为韦睿与众不同,任命韦睿担任自己的主簿。后来高祖举兵时,韦睿筹集人马,沿水路投奔了他,高祖拍案叫好。
C.担任江夏太守时,韦睿组织郡城保卫战,坚守一年,百姓因疾病而死的有十之七八,韦睿对他们一一安抚并予以帮助,百姓很信赖他。
D.韦睿统率梁军攻打魏国小岘城,他力排众议,果断出击,很快便攻下了城池。魏军畏惧韦睿的威名,放弃对东陵的进攻,撤军而去。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注释】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②讟dú:怨言。
③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迁雍州别驾 稍:稍微
B.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 比:等到
C.便袒身露髻徒跣 徒跣:赤脚
D.舂爨造成,用力不少 舂:用杵臼捣去谷类的壳
小题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①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②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③持一白棒,大呼而出????????????? ④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⑤令递相告,多被篣捶????????????? ⑥使乃裂去薄饼缘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吃煮好的粥;每
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
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
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D.王罴作战非常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
镇守华州时,他竟然想和神武帝拼命。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5分)
译文:?????????????????????????????????????????????????????????????????????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5分)
译文:?????????????????????????????????????????????????????????????????????
3、阅读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 (7分)
甲
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
材料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于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乙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司马迁《史记》)
小题1:(1)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1分)
(2)孔子既然认为“有救无类”,为什么还要将学生分成几类?(3分)
小题2:司马迁这段话中的画线句子与孔子德政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引用《论语》中与之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意思.(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①,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齐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氏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②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未。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隆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①太祖:朱元璋。太平:今安徽当涂,宋置太平州,明清改称府。②洪武:朱元璋称帝后的年号。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抚形胜以临四方 抚:据有
B.太祖多其能让 多:赞许
C.视诸儒最旧 视:看待
D.时人荣之 荣:认为荣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 耆儒:资深的儒家。
B.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拨乱:治理乱世
C.应天顺人,以行吊伐 吊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
D.论前代兴亡本末 本末:原委。
小题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制门帖子赐之 (代陶安)
B.时人荣之 (代皇帝赐门帖子)
C.闻之道路 (代陶安的“隐过”)
D.帝大怒,立黜之 (代陶安)
小题4:朱元璋称陶安“谋略无双”。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
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
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
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
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
5、单选题 【胜】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尽,完。读音:shēng)
B.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胜过,超过;读音:shèng)
C.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美好。读音:shèng)
D.悲不自胜。《柳毅传》(禁不起,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