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24 23:2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亲昵端倪严惩不怠妄自菲薄
B.宫阕暮蔼沁人心脾惊滔骇浪
C.精僻通辑精神可佳惟妙惟肖
D.部署商榷轻歌慢舞振聋发聩



2、单选题  分别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上的句子,能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读书人又称为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等??_______________ ,“呆”“迂”“腐”“学究”都是?_______________?,食而不化的读死书或死读书。总之,书生的被嘲讽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执著上;过分地执著书,?_______________????。
①嘲讽的都是书生②都是嘲讽书生的③知古不知今,知书不知人④知书不知人,知古不知今⑤书就成了话柄了⑥书生就成了话柄了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到地震灾区慰问、缅怀,与灾区人民一同过年,成为游客前往四川的新方式,一些地震遗址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B.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C.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这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陷井扫描焕发青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安详暮霭相濡以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摒弃缉拿美仑美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诡计晦涩不假思索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5、单选题  【题文】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樯橹灰飞烟灭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