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24 23:2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5分)
客观而言,对抗性情绪是所有社会的“顽疾”,它的出现几乎可以不需要原因,强烈的情绪总是落到一个个具体事件上,有的事件可能是这种情绪需要发泄“临时撞上的”出口。社会永远有一些情绪消极的人群,具有负面性格的人并非个别,社会永远有单独指出来可以令人义愤填膺的短处,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潮,转型期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
虽然        但             也               而且             更何况      


参考答案:【答案】虽然强烈的 但有的事<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弄清这几个虚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次为:转折、并列、递进。然后通读全文,从语感上判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确定添加的位置。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形式很新颖,借考查虚词的形式来考查分析句子逻辑关系的能力,是一道值得称道的好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设置陷井最后通谍彼彼皆是内容提要
B.各行其事黄梁美梦旁征博引叹为观止
C.走投无路张皇失措恃才傲物巧装打扮
D.穿流不息高屋建瓴恰如其份厉兵秣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画线句子造句,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参考答案: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幽、感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此类题要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句式特点造新句,仿写时要注意达到形似和神似。仿写时要求先读懂内容上的要求,然后要联想恰当,语言也要有文采。本题要求仿照画线句子造句,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且注意要选定典型历史人物或作者,联系其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尴尬  气慨  梗塞
B.标杆  耽搁  绵亘

C.佝偻  污垢  盅惑
D.捍卫  蓬篙  慌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气概 蛊惑 谎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A.寒暄寻死觅活雕梁画栋摩拳擦掌  
B.杜撰得意妄形瘦削不堪芒刺在背
C.踌躇咀嚼赏鉴来龙去脉阴谋鬼计 
D.抚膺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