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3:29: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有一天小刘与小杨在公园里玩,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原来有个小孩子掉进了水里,不会游泳的小杨不假思索地跳下去,会游泳的小刘知道水很深,但见此情景也一边高喊一边跳进了水里。
????????小孩子救上来了,但小杨却停止了呼吸,小杨因此被授予“烈士”称号。有人告诉小孩,救他上岸的是小刘,但小孩觉得小杨为救他而献出了生命,脑子里总是小杨的形象。他后来写了篇作文,被推荐到报上发表,小杨的形象写得很高大,小刘只被略带了几笔。
????????几年后,小孩子长成了中学生。他对小刘说:“我总想告诉大家,你才是我的救命恩人,但不知为什么,我说不出口”。
????????小刘笑笑,那是因为我活着。
????????小刘反问中学生:如果现在有儿童落水,而你不会游泳,你会不会下水救他? ????中学生说:会。脸色十分庄重,像要随时去赴汤蹈火。
????????小刘说:我知道了,杨哥没有白为你牺牲。可我还是不赞成你往水里跳,因为你不会游泳。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或听到类似的事情,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以“谁是真英雄”为话题写篇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根据下列材料,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60分)
23.请以“你是一部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描写生动,恰当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你是一部书
自我记事之日始,你便一直矗立在那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你”,限定所写对象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不能写成“我”或“他”,也不能写成“你们”。如果以“你”指代不同的对象,从局部看没有问题,但从全文看,就变成了“你们”,不符合题意。“书”可以实指书籍,可以用做比喻,一般而言,以后者为宜。用作比喻,所写人物或事物应该具有“书”的特点,如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给人教益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作文的开头部分。
要求:有明确的中心论点,适当地、简要地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使开篇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绽放光彩
一考生
世界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作文立意:小诗用“红红”和“苍白”来表现露珠在不同位置上的感受,“闪烁”一词凸显了露珠在实现自我价值时那种自豪和成就感;“苍白”一词,却体现了露珠对自己湮没在浑然一色之下默默无闻的忧伤。本诗利用对比手法,呈现了露珠不同的生命处境下不同的悲喜态度。
可以生发的立意:
由此及彼,由自然表象到人生道理,可以有下面的思路:
(1)从露珠的角度:有人处顺境则自得,处逆境则伤感,据此可以“如何正确面对境遇”“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为主题展开。
A.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农民培养孩子的三句话:
1. 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2. 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
3. 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城里人培养孩子的三句话:
1. 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
2. 宝贝,记住不能吃亏;
3. 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富豪如何调教接班人
在中国社会,父母总觉得让孩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这三句话的对比,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强调育儿理念;第二,讽刺社会现实。
一、育儿理念
1、父母是否能够放手让孩子充分“独立”?
农村人说“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表面上,是一种无奈,出于生活窘迫的无奈,爸爸妈妈就这么呆在穷山窝里辛苦一辈子,没什么钱,不能给你什么好的条件,不能帮你什么,所以,你只能靠自己,你一定要争口气闯出去。然而,这种无奈,却在无形之中造就了农村孩子独立、坚强、勇敢、自食其力、负责任的性格。这正是我们现在积极倡导的育儿理念:放手。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