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24 23:49: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拟写一条劝告司机不要酒后驾驶的交通标语。要求:人性化,有亲和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司机一杯酒,亲朋两行泪。
  为了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位90后年轻人的“消费观”。请你写一段话给这位同学,告诉他,他所理解的“消费观”不正确,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字。(5分)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钱挣来就是为了花,虽然存款不多,甚至经常“赤字”,但我的生活质量很高。再说了,以我现在的收入,得存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子、车子啊,还不如提前享受生活呢!


参考答案:即使你走上了工作岗位,即使你短期内生活质量提高了,但这种消费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再写这段话之前,首先在大脑里应该有一个意识就是,告诉对方他所理解的“消费观”不正确,这是首要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徒劳的。同时,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最好不要空讲道理,而应该用一定的事实去说服对方,使得对方比较好接受。另外,还要注意语言一定要简洁,不要废话连篇,说话要得体,不要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点评: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以“学术的创造性”开头,重组下面这句话,要求不改变原意。
学问之道不是要去纯粹地充当前人的吹鼓手,而是要求你充分理解前人长处的同时,发现前人没有达到的空白和缺陷,这样才称得上学术的创造性。
答:学术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答案】是要求你充分理解前人长处的同时,发现前人没有达到的空


本题解析:【解析】原句是“不是……而是……”的形式,变换时,要用“是……而不是……”的句式进行整合,就容易得到本题的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3分)。
小题1:指点江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小题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
小题3:肴核既尽,??????????????????,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小题4:????????????,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小题5:?????,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
小题1: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要注意“侯”的写法;小题2注意“蜉、蝣”的字形;小题3注意“藉”的字形;小题4注意“锲”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