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1-24 23:57: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yóu)劲漫(shù)长歌(dàng)哭(gèn)古未有
B.(tán)菌(cǐ)詈义愤填(yīng)浅尝(zhé)止
C.(bèi)懒(sǔn)头少不(gēng)事畏(xǐ)不前
D.盗(zí)(càn)头不落言(quán)(zhī)铢必较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苍桑  笑靥  秣马厉兵  篷荜生辉????
B.脉搏  涣散  耳濡目染  汗流夹背????
C.喝彩  炽热  哀声叹气  恼羞成怒????
D.副刊  伫立  青出于兰  察言观色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①????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②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典故?“比翼连枝”所化用的诗句是哪两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若只如初见”应如何理解?表达了女子什么感情?(4分)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彼童子之师,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②高者挂胃长林梢,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人生如梦,_______。(苏拭《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李商隐《佛瑟》)
⑤尔卜尔笙,_______。(《诗经·氓》)
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整治社区卫生环境时,我们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那些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态度的善于死磨硬泡、一拖再拖的“钉子户”上。
B.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首映式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肯定长处,也指出不足,观众们对这部巨片做了泾渭分明的评价。
C.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努力表现小人物的悲欢,创作出了令人感动的作品。
D.期末考试,小明有了很大进步,拿到成绩后,他立即给妈妈打了电话,“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他想早点告诉妈妈,好让她高兴。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