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5 00:02: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以生人公理。
B.金就砺则利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D.臣之辛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古义:公,你;理,治理。今义: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道理。B、古义:金属。今义:黄金C、地名D、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下列字“嚷”、“仿”、“长”、“讲”四个字(4分)
“唐以前的诗是__①_出来的, 唐诗是__②_出来的,?宋诗是_③__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__④_出来的。 ”这几句白话,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我的体会,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参考答案:长、嚷、讲、仿


本题解析:每对一处给1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李白????他乡期间,写下了不少????于好友家的诗篇。
(2)为了????这些灾民,他们????了大量的衣物。
①?作客????② 做客????③ 拯救??????④赈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做客、作客: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拯救、赈济:“拯救”救助;“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管是??????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要义在于?????。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
????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
?????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保存崭新不是/而是
B.修缮保存 崭新不但/而且
C.修缮保管时新不是/而是
D.修造保管时新不但/而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修缮:修理,多用于建筑物;修造:建造,语意与“重建”交叉;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或不发生变化;保管:保藏和管理,如保管书籍;崭新:极新;时新:某一时期最新的,多指服装样式;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3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家庭、学校、社会,?????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②诗人无所顾忌、无所掩饰地????着他的心灵,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
③“神舟”飞船的降落伞展开有1200平方米,它的每一个针脚都要求一致、细密,为了保持一致性,有的活儿?????一个人从头做到底。
④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A.以至吐露必需遵照
B.以致袒露必须遵照
C.以至袒露必须遵循
D.以致吐露必需遵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