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二)
2017-01-25 00:04: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骁勇碑贴哀声叹气工程竣工
B.奇葩泯灭颐指气使宏福齐天
C.砥砺真缔肆无忌惮鄙夷不屑
D.干涸简练提要钩玄功败垂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贴”“宏”“缔”分别应为“帖”“洪”“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坯子/胚胎胳臂/复辟伫立/贮藏室栖居/恓恓惶惶
B.埋怨/阴霾弦乐/舷窗市侩/刽子手曝晒/暴殄天物
C.忸怩/昵称拜谒/偈语佝偻/捅娄子针灸/咎由自取
D.散漫/散步执拗/拗口泊车/梁山泊拮据/前倨后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pī/pēi,bo/bì,zhù,qī/xī.B.mán/mái,xián,kuài/guì,pù/bào.C.ní/nì,yè/jì,
lóu,jiǔ/jiù.D. sǎn/sànniù/ào,bó/pō, jū/j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那次在上海,突然发现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已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但我们仍一见如故,非常高兴。
B.3G手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将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发挥得酣畅淋漓
C.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二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较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D.2014年春晚的舞台设计,的确可圈可点,丰富的民族元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用于陌生人。 B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C项,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但未中断。应为“不绝于耳”。 D可圈可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中学生课外阅读首选书目情况调查表”,请写出两个调查结论。(5分)
┌──┬─────┬─────┬─────┬─────┬─────┐
│学习阶段 │历史传记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类│政治军事类│其它  │
├──┬──┼──┬──┼──┬──┼──┬──┼──┬──┤
│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
│初中│65 │13% │245 │49 %│105 │21% │25  │5%  │190 │12% │
├──┼──┼──┼──┼──┼──┼──┼──┼──┼──┼──┤
│高中│135 │27% │235 │47% │45  │9%  │65│13% │20 │4% │
└──┴──┴──┴──┴──┴──┴──┴──┴──┴──┴──┘


参考答案:【答案】(5分)(1)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整体呈现多元化方向发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由图表可知,可从横向科目种类角度分析,也可从纵向年级分类角度分析。从横向角度看,课外阅读种类繁多,表明整体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从纵向角度看,初高中生阅读兴趣存在着差异,从一系列的数字可以看出初中生对科普类感兴趣,高中生对历史传记、政治军事书籍感兴趣,由此综合起来概括便可得出答案。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为常式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点评:根据句子句意的标准可以完成对判断句,虽然判断句往往有不少明显的标志词语,比如:判断句的“……者,……也”“……,……也”“……,……者也”标志判断。但是我们应该把握两种句式的实质,即只要句意是谓语对主语的判断就是判断句,有无标志词语都可做判定。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