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25 00:03: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价值盲的一种象征是欠缺美感;对于文艺作品,全无欣赏能力。??????但是,我们只要放大眼界,就知道不值得少见多怪。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帝皇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虽有机会,确无能力!无错不成话,非冤家不聚头,不如此怎会有人生的笑剧?
①东坡领贡举而李方叔考试落第,东坡赋诗相送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时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②说来也奇,偏是把文学当作职业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厉害。
③你看,他早把不识文章比作不别颜色了。
④在这一点上,苏东坡完全跟我同意。
⑤这种病症,我们依照色盲的例子,无妨唤作文盲。
⑥好多文学研究者,对于诗文的美丑高低,竟毫无欣赏和鉴别。
A ①③②⑥⑤④??? B⑤④①③②⑥???? C ①③⑤④②⑥???? D⑤④②⑥①③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zhuó)蕴(jiè)愿(nìng)刻(qǐng)
B.连(lěi)挛(jīng)肪(zhī)架(kuāng)
C.(qiǎo)然干(jìng)茶(qī)鼎之作(gāng)
D.快(jǐn )状(zhēng)联(mèi)掌而谈(zhǐ)



3、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个长句读起来别扭,请将它改成三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原意。
财富,不应因其可爱得被坏人觊觎便必须对这些坏人为攫取、占有它所采取的卑鄙行为负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戎,就官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诸多头衔。
B.“一些人认为使用外国词汇能表现他们头脑开放和国际化,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声称:“相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树立信心。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指望别人尊重你。”
C.南美的文学受到西方的承认,并不是因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说穿了是因为以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南美作家都是受西方现代文学教育,他们都能用西方的语言写作(西班牙语、法语或英语等)。
D.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0日报道,最近,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一个遗传学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改造的方法,把一种蚊子成功转化为了“疫苗注射器”。



5、语言运用题  依照示例(图①),根据图②内容写一句话揭示漫画寓意。

示例:图①:在生活中,搞平衡的往往是以倾斜自己为代价的。
   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