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2 02:32: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荟萃脱颍而出不径而走摩肩接踵
B.缉私针砭时弊贪脏枉法协从不问
C.矫健嘻笑怒骂纷至踏来积毁销骨
D.惦量功亏一篑草菅人命万事俱备



2、单选题  【题文】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虔(qián)诚褶(zhě)皱罗绮(qǐ)挈妇将(jiāng)雏
B.刹(shà)那嵯(cuó)峨叱咤 (zhà)煊(xuān)赫一时
C.錾(zàn)银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口难调
B.落日沉下绵延不绝的屋顶时,似乎碰响了夜色,竟溅起满天彩霞。我听着,敛声屏气地听着。
C.它让人们看到:即使光天化日之下,事实确凿,人证齐全,而且网络上已闹到沸反盈天的程度,有些人仍试图隐瞒于己不利的信息。
D.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4、单选题  选出正确的一组是
①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说。所谓豪放派就是说思想内容不拘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严格遵守音律。所谓婉约,就是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词的形式小为规定的腔调和声律所束缚。
②南宋有个杰出的女词人叫李清照,课本中学习过她的词是《如梦令》。
③宋词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是柳永。苏轼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是北宋词人。
④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有辛弃疾、陆游、文天祥。
⑤词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定形于唐,盛行于宋,中国古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柳永、姜夔。
⑥歌、行、吟是古诗体的一种乐府诗类。歌、行、吟虽名称不同,但形式上并无严格区别。一般为五言、七言或杂言。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5、语言运用题  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根据一项针对少年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少儿对国产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的认可率只有55%,中国银幕上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观未能得到有力而强势的体现。
②九寨沟发生的游客拥堵事件说明,如果不切实落实《旅游法》,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就有可能继续影响游客情绪,破坏社会秩序,甚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③由于美国国会两党未就政府预算达成协议,让美国政府的财务状况陷入困境,10月1日起美国联邦政府部分非核心部门不得不停止运营,这显然会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④科学研究人员预测,随着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成本直线下降,进行测序的人数迅速增加,解读个人基因组中的突变、尤其是非编码区的突变,已成为当前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⑤2013年6月28日上午9点50分,随着打桩机和吊机隆隆运转,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打下主桥工程第一根钢管桩,标志着这道全长近57公里左右的跨江新“飞虹”建设正式启动。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序?号
修改方法


句式杂糅,删去“根据”


主谓搭配不当,将“发生”改为“引发”


缺主语,删去“由于”或“让”


约数重复,删去“近”或“左右”

?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