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伸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肯放弃,手又出不来,“哇”的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外,还可以自选一箱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筐装得最满的,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一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英镑奖励给她。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的20万英镑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英镑就算结清了,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主命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所说的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三个片断,这篇作文与学生成长、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相关。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遇到选择,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1、“贪心与满足”
2、“知足常乐”
3、“懂得取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4、“量力而行”: 要一个东西并不是一定要全部, 有的时候只要得到部分就能使自己幸福快乐。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要求:自定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 “种子”是学生必须认真分析和思考的潜在话题,围绕“种子”可以想到它是开出“满树花朵”的希望,是一切收获与成功的本源。这样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立意角度,比如可以写“希望的种子”。接下来,就可以围绕“希望的种子”造出三句话。
①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力量与坚强;②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信心与幸福;③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成功与快乐。
完成“造句”工作后,就要结合个人日常的素材积累,以每个句子为分论点,将其扩展成一个议论段。作为标准的议论段,必须包括: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分析句、总结句等四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寻常事让你印象深刻。请以“凡人小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
③写出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方法指导]
1、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任你不断向上攀登时,你需要低下头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才觉察到低处的广阔无际;但也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高处的雄伟气派。
人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请以“看高处与看低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理想在高处,起点在低处
“我们不单靠
本题解析:写作提示:“看高处与看低处”,这是一个思辨性的话题。写思辨性话题作文的关键是一定要
抓住对立方之间的关系。否则,如果只单纯地写“看高处”或“看低处”,或者两方面都写了但丝毫没有相关性,那么便属于跑题。
何谓“高处”“低处”?二者间有何联系?仔细阅读材料后,我们不难发现:“高处”可以理解为“成功”“理想”“顺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当奥运圣火被点燃时,人们发现了一个细节——本该是四根冰柱共同点燃主火炬的设计,但在点火时,只有三根柱子竖了起来,有一根冰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这根不肯“站”起来的冰柱让原本富有创意的点火仪式变得残缺不全。闭幕式开始后,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蹦跳着来到那根不肯“站”起来的冰柱前,他看上去像是在检查线路,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他如释重负般将电源插好,开始试着将那根硕大的柱子从地下拉起来。在小丑使劲地拉动之下,那根冰柱缓缓竖起来了。这时,没能在开幕式上点燃的火炬,终于在闭幕式上点燃了。
加拿大人用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纠正了开幕式上的失误,奥运火炬第一次在本该熄灭圣火的闭幕式上点燃。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和经历,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