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02 03:06: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禾?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②谷登场。老牛粗了③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
小题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2分)
小题2: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丰收(2分)
小题1:诗人借刚释重负、


本题解析:
小题1:百里西风禾黍香,西风即秋天到了,禾黍香,禾黍熟了。所以关键词为丰收。
小题1:老牛粗了耕耘债,春种夏耘秋收,秋天了老牛可以休息了。结合注释: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此刻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2013·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小题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小题3: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小题4: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小题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8: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_____。(《老子》五十八章)


参考答案:
小题1:神人无功
小题2:恐年岁之不吾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外名句和课内重点句子。注意这些字的写法:(1)功,(2)与,(3)萧,(4)浸,(5)恰,(6)濯、涟,(7)简,(8)伏。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友人相对无言,只是疑神看着银烛青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是一位由金入元的诗人,金灭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
小题1:这首元曲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指出“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典故的出处。作者借它们表现了什么情思?(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以乐景写哀情(对比)。(2分)开篇为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他羁旅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在江南水乡常有这样的风景: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作为航道的江河流到某一处,水面突然开阔,近岸的所在水流平缓。于是人们种上莲荷陵藕,野鸭鸳鸯之类的水禽也在此栖宿。
早晨时,他看到江南水乡的恬美情景。碧澄的湖面上一叶载着采莲女的小舟,从杨柳岸边荡了过去。一群采莲姑娘哼唱着轻快的小调,天真活泼的歌声飘荡在江南水乡的江面上。江南景色宜人,采莲女天真活泼的歌声,让人心情愉悦舒适。。小船驶入莲花丛深处,碧水盈盈,水光倩影,如入仙境。日暮舟满,莲歌唱和,采莲女荡起船桨,驶向归途;夕阳笼罩下,一对对已入梦乡的鸳鸯隐于莲叶丛中,采莲姑娘的歌声惊起了惊破了莲叶间对对鸳鸯的美梦。被惊起的鸳鸯又激起采莲女们更开怀的笑。舟上是一片欢声笑语,采莲女是如此意趣盎然,兴高采烈,互唱互和,打破了夜深的寂静,这就充满了诗的韵味,就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水乡画。但是她们的歌声笑声在当时的杨果听来竟是那样伤感。与莲荷丛中采莲女相对照的,他自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一边是欢歌笑语,一边是独卧江楼,感到冷清孤寂。由鸳鸯美梦的惊破,联想到自己与故国的分离,独处一方。这种孤寂,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不禁心绪不宁、愁情满怀,在江楼上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睡了,内心的骚动烦躁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对采莲女歌声的不满。睹物思人,无名的烦恼骚动发泄到采莲女的歌声上以后,不禁怅然叹道:“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
小题2:
试题分析:南朝旧曲就是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如果唱这支曲子,无疑会加重作者的伤感。“司马泪痕多”,是指白居易在宪宗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一次浔阳江头送客,听了一位商人之妇弹琵琶并诉说了她的不幸后作长诗《琵琶行》,倾诉他同情、感伤的胸怀。眼前情景就像当时的情景,因此他化用《琵琶行》结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自喻。
这首小令用欢乐场景来映衬伤感之情,篇幅虽短,表达的感情却很丰富,通俗朴实,自然婉转,韵味无穷。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雨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