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2-02 03:18: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修改下面的一个病句
这个在200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的曙光电线厂的前身,是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参考答案:改为:“这个……厂的前身是三个街道生产小组”,或“这个……厂


本题解析:句式杂糅。原句想表达两个意思:这个厂的来历,这个厂的前身。结果两个意思糅合成一个意思,反而弄巧成拙。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读下面的文字,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英国《金融时报》1月21日报道)世贸组织(WTO)昨天同意就因美国对从中国进口钢管、轮胎、编织袋等产品设限而引发的争端进行裁决。这是自中国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第一次主动将问题提交争端解决小组解决。此举凸显出这个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在全球经济外交方面的自信心日益增强。
奥巴马政府在昨天就职前承诺,将对有不公平之嫌的中国贸易行为采取强硬立场,其中包括人民币价值过低。然而,中国已经表示准备挑战可能有违WTO规定的行为。中国政府主张,对其出口产品征收两项关税属于“双重补救”,既不合法,也不公平。
根据WTO规定,这个争端解决小组应该在今年年底前作出决定,不过,程序性延误和随后的上诉很可能会使最后的裁决延至2010年。这是中国在世贸组织对美国提起的第三起诉讼。
                               


参考答案:【答案】世贸组织(或:WTO)(2分)同意裁决(2分)中国对


本题解析:【解析】第一句是中心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年轻的律师与诸多租客共用一个厨房,他发现自己放在冰箱里的食物经常不胫而走
C.警方搜集了歹徒所留下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抓住犯罪嫌疑人,宣告案件告破。
D.在今天的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A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此处应用“震耳欲聋”。B项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多指消息等。此处应用“不翼而飞”:既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又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D项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这位73岁的铁路桥梁建筑工程师,缓缓移动着脚步,来到为他祝寿的亲友中间,显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老态龙钟)
B.他在高二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一般,可升入高三以后,成绩却迅速提高,这次期中考试竟然得了全班第二名,叫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C.这个商店的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都特别好,是小镇上家喻户晓的文明商店,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商店里的顾客便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接踵而来)
D.个别基层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漫不经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接踵而来”则是指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跟,形容来的人接连不断。这里是可以替换的;A项“老气横秋”,句中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是合适的。而“老态龙钟”是形容身体衰老,行动不灵活,因此不能替换;B项“刮目相看”侧重于对同一个对象因其发生了向好的方面变化而感到惊喜;“另眼相看”则指不用平常的眼光来看待,而是随对象的不同而改变眼光,因此,不能替换;D项“漠不关心”是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漫不经心”则是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句子中运用“漠不关心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话中划线的词语存在滥用、误用现象,请按要求进行修改。(5分)
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①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一些学者②尽管对气候变化原因持有不同看法,③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④所以“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⑤不禁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⑥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⑦于是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滥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需要删除。
误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⑦?删除;?? ②??放在句首;⑤??改为“不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⑦句并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所以这个“于是”显得多余,必须删除;?? ②出事一处典型的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放在句首;⑤处是一个词语的误用,应该改为“不仅”,不禁:1·经受不住,抑制不住,不由得,不由自主,情不自禁。2·难以控制,用在这里都不妥。
点评: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综合考查题,几个错误点的设置也很精致,既考查了语病,也考查了词义辨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