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2-02 03:22: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小题2:暮春之初, _________________,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3:??????????????,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小题4:诏书切峻, 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小题5:??????????????????,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夜深忽梦少年事, 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
(3)《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4)安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________?(《渔父》)
(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6)天行健,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周易》)



3、单选题  【题文】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茶馆》 第二幕写袁世凯死后的军阀割据时期,北京城中茶馆只剩“裕泰茶馆”一家了。为了生存,王利发改良了茶馆,但是还未开张,李三就来讨工钱,巡警和大兵来敲竹杠。
B.拿破仑称帝后,葛朗台被罢免了市长的职务,但上天似乎是为了安慰他,让他接连继承了岳母、妻子的外公、自己的外婆三个吝啬鬼的遗产,让他取得了新贵族的称号。
C.寡居后的欧也妮对黄金视若粪土,一心向往天国,怀着神圣的思想,过着虔诚和悲天悯人的日子,不断地暗中接济穷人。一个个虔诚的慈善机构,一所养老院,几所教会小学,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证明了她灵魂的圣洁。
D.赤壁之战后的败逃途中,作者通过曹操的三次大笑,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性格的同时也显示了他的豪杰气度,表现了他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更反衬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E.《匪徒颂》中的“匪徒”是历代统治者对历史上起过革新作用的伟人的污蔑,作者在诗歌中歌颂的有“社会革命匪徒”马克思、华盛顿,“政治革命匪徒”马丁?路德、克伦威尔,“学说革命匪徒”哥白尼、达尔文等。



4、单选题  【题文】煮酒论英雄中的主人公是(   )

A.曹操与关羽
B.孙权与刘备
C.刘备与曹操
D.孙权与曹操



5、其他题  默写、填空(15分)
小题1:?????????????,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小题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
小题3: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小题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小题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题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小题7:现代著名剧作家??????????先生的《包身工》一文写于1935年,现在读起来仍有深深的震撼。文中有一个被摧残得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大家就拿 “???????????”当她的名字。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